閩江客 作品

格薩爾的傳說4:我叫臺貝達朗!

小公牛從山上領來一隻大犛牛,這隻牛碩大無比,每天夜裡守著帳篷,白天又自己上山去找吃的;

她們母子也不管它,讓它任意來去;孩子雖然八歲,但是心靈手巧,他自己做了三把梳子---

他自言自語地唱:“高山給我靈感,讓我做出三把小小梳子,

一把給媽媽,把她的頭髮梳理得油光亮!

一把給我和我的棗騮馬,它的鬃毛光溜溜,我的頭皮也不癢!

一把給我家老母牛,她生產仔仔多又靚,梳理頭毛看清路!”

每過十來天,孩子都用自制的梳子給動物們梳理、清洗,

他家的牲畜都精神飽滿,乾淨又衛生。

因為老母牛有了奶水,富餘的吃不完,她們母子都有了營養的牛乳吃,

漸漸的,尕擦拉毛的身體又像從前那樣健康、強壯、美麗;

幾隻小牛飛快地長大,她家的牛糞餅堆積得像小山一樣,

過往的牧人們都給她們母子豎起大拇哥,

這個說,“這家母子要興旺,她家的牛糞呼滿了牆!”

那個說,“牛糞堆得像小山,這家的孩子福不低!”

窮人孩子早當家,尕擦拉毛的孩子更是這樣。

八歲的孩子就像十幾歲的樣子,他白天上山砍柴,不怕野豬,因為他知道怎樣躲避;

晚上出去打獵,不怕群狼,因為他和它們交了朋友;

(和狼交朋友這段還得另外開一章,你等筆者想好了再寫)

一天,孩子回家,一騙腿,從馬上下來,託著一隻看上去剛生不久的小小牛,走進母親的營帳,說,

“快看!媽媽,我出谷放羊,打到一隻剛出生的小野牛;

我趕著羊,經過山腰,我聽到誰說了一個名字---'臺貝達朗!',周圍卻沒有人,以後,我就叫臺貝達朗!”

“好呀,你有了自己的名字,更威風了不是嗎?”

“沒錯!我就叫臺貝達朗!威風的男子漢!”

母親把小牛洗乾淨,剝皮,準備做風乾牛肉、一部分做肉湯,

臺貝達朗跟著母親學怎樣肢解牛肉、牛骨,他看見牛骨頭,說:

“一些骨頭給家裡的老黑狗,它也很久沒吃骨頭啦?”

“好啊。”

“可惜小牛沒有多少油水,不然我們就可以點燈用了。”

“沒關係的孩子,下個月我們還會打到好獵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