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客 作品

格薩爾的傳說7:收費養牛

只見臺貝達朗向後退了十幾步,

那兩個笑,

一枚石子打來,正中那罵人的前額,立時倒了;

旁邊那人慌了,“你…你要幹嘛?”

“交錢,大叔,你們交錢,讓你們好好趕牛過去!”

“可是,我們沒帶啊?”

(當時,人們花的錢就是金子和銀子,有的直接用牛羊當貨幣。這樣的最多,叫做以貨易貨,又叫做“貨換貨,兩頭兒樂。”)

“沒錢?把牛留下半隻,讓你們過。”

“牛去了半隻,它咋個活?給你一隻吧?…”

於是,一箇中午,臺貝達朗按照這個邏輯,取到三頭大犛牛;

他趕著牛兒先到草灘吃飽了它們,去掉它們的鈴鐺,扔了;

有標記的耳朵,用火焰燒平;

只用一根打結繩子,半夜帶回家,才給它們乾淨水喝;

第二天,母親問,“我兒,你牽回來誰家的牛?有沒有失主?有沒有誰家的標記?”

“沒有,我在山上轉,發現這幾頭無主的犛牛,好多天了,昨晚特地給您拉回來,母親,---這牛,我們自己放。”

放了幾天牛,在坡上,牛自己吃草,吃飽了帶回來,好像它們自己能和別人家的牛分開;

母親找了幾天,並無一個來認領,她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