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坦白

 一個月後,當各項資金開始撥付到提出申請資金扶持的鄉鎮之後。 

 作為縣委辦副主任兼專項督查小組組長的方子寒,也是帶著一些挑選出來的辦事員,開始在全縣各鄉鎮對於資金投入情況開始了調查。 

 那些原本就沒想著挪用資金,就想借這波機會將鄉鎮經濟發展起來的縣城對於方子寒等人的督查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反而在方子寒等人到來之後,誠實的將資金使用情況開誠佈公的公佈了出來,並且還隱約表示資金不夠用,希望縣裡能夠再多撥付一下資金下來。 

 而那些在得到縣委辦主任王立才暗示的鄉鎮,此時卻是有些叫苦連天了。 

 原本申請千萬的資金,就是想扶持幾個項目做做樣子,將大部分資金挪去填補歷年來的虧空的。 

 如今督查小組不間斷的在進行督查,他們哪裡還敢再挪用資金? 

 而且問題最關鍵的是,現在是手中有錢,沒有產業項目可以扶持啊。 

 在督察組多次尋訪下,這幾個鄉鎮的領導再也坐不住了,一起找到了縣委辦主任王立才。 

 “王主任,您說這可怎麼辦啊?” 

 “現在督察組的人天天盯著,我們這幾個鄉鎮又沒有那多項目可以扶持,到時候縣委考核一下來,我們都得評為末等啊。”工坑鄉黨委書記李小榮領著留莊鎮、林海鄉的一把手朝著王立才哭訴道。 

 這方子寒在被指派負責督察組的事情之後,便搞出了考核方案出來。 

 產業扶持做得最好的鄉鎮全體都會被評為一等,到時候縣委也會有相應的獎勵措施出現。 

 產業扶持有投入的,並且做出效果的,那麼最差也會被評為三等,不獎不罰。 

 而要是督查階段,這申請的產業資金用不完,並且產業扶持還沒做出像樣成績出來的鄉鎮,就要被評為末等,有相應的處罰等著。 

 不僅如此,一二把手還得承擔責任。 

 雖然具體處罰沒說,但是猜也猜得到,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被調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