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窮途 作品

第42章 涪城市的三點優勢

 只不過,自己人是什麼情況,馬凱自己清楚。 

 實際上,他就是一個平庸的幹部,並沒有什麼突出過人的地方。 

 進入體制之中,完全就是時代的問題,作為在當時大學生稀缺的產物,他輕易就進入了體制之中,並被分配到了省直機關單位之中。 

 按部就班的發展之後,又機緣巧合的被調到了團省委工作。 

 後面在大力提倡提拔年輕幹部的時候,馬凱又又又幸運的被下放到了縣裡擔任了縣長一職。 

 隨後便一路上順風順水,兩年一小升,四年一大升,一路沒有任何磕絆的走到了市委副書記的崗位上,這升遷的速度才又慢了下來。 

 後來省委書記陸七寶到任之後,作為團省委出身的馬凱,立馬就第一時間靠攏了過去。 

 這又一下子,被從市委副書記提拔到了市長的崗位上。 

 只不過,對於如何發展經濟,如何快速讓經濟發展起來的問題,這一點馬凱是真的不太擅長的。 

 他會的,就是知人善用。 

 什麼人,適合幹什麼事情,馬凱就放權讓他們去幹。 

 作為領導者,事情成了,他就能夠拿到該有的成績。 

 事情搞砸了,那麼辦事的人,該承擔責任去承擔,馬凱根本不需要擔負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四地一體化的方案公佈,委員會的副主任名單之中沒有馬凱,而是由方子寒這個市委副書記來擔任的時候,馬凱沒有意見。 

 後面省委書記陸七寶、省委副書記姜柏合,在分別找馬凱談話的時候,話語之中隱約透露的,讓馬凱在經濟發展工作上面,以方子寒為主的時候,馬凱也沒有任何怨言的主要原因。 

 此刻,跟方子寒剛上任不到一個月不同,馬凱已經上任市長時間不短了。 

 他現在急需的就是,將涪城市的經濟給發展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夠證明省委提拔他擔任市長的決定是沒錯。 

 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穩固他馬凱在涪城市之中的地位。 

 所以,他才會這麼迫不及待的詢問方子寒,對於涪城市的經濟、如何發展,有什麼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