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586章 兩週三次

 歐洲斯托克指數跌幅達到11%,創下歷史最大跌幅。 

 連續兩次熔斷,睡王坐不住了。 

 他呼籲投資者們保持冷靜,不要盲從。 

 “一切都在好轉,經濟將強勁復甦,疫情得到穩步控制並持續改善……” 

 股神也接受了記者採訪。 

 相對前幾年,他淡定許多。 

 “我並不感到驚訝,只要你在市場上待得足夠久,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我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可怕的。” 

 很快就有媒體爆出,股神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已經減持了至少50%的倉位,資金流向了歐洲和大A。” 

 相較於股神的淡定,一些經濟學家卻產生了自我懷疑。 

 普林斯頓一位經濟學家就坦誠否定了自己: 

 “我完全不知道這兩次熔斷是什麼造成的?” 

 “我發現自己完全不瞭解經濟運行的規律,我非常無知。” 

 “但是,我也有擅長的領域,例如華夏的電視劇。” 

 “我雖然沒有去過華夏,但是我看華夏的電視劇已經有5年時間了,我能清楚地知道大部分演員的名字、從業經歷。” 

 “我已經在向學院申請,轉行改教《華夏電視劇研究導論》,在這個領域我會有成就。” 

 聰明的華爾街大腦們,又從技術角度尋找到了第二次熔斷的的原因。 

 某對沖基金經理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認為:“相對於對未知的恐懼和擔憂,我更擔心量化交易。” 

 “現在有超過80%的機構,在使用程序化交易模型開展股票投資,這種量化交易只有冰冷的數字,沒有絲毫情緒。” 

 “它們只要發現一點點動靜,就會傾巢而逃,沒有絲毫猶豫。” 

 這個經理的觀點得到了包括大摩、小摩、高盛、花旗等諸多機構分析師的認同。 

 “是的,這個原因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一旦股票大跌導致股指下跌,觸發基金投資組合淨值虧損時,程序交易模型就會自動減持避險。” 

 “結果就是大量股票被自動拋售,觸發熔斷。” 

 “這些模型並不會思考,它們只會按照程序來操作。” 

 “跌幅越大,它們的拋售力度就越大。” 

 “而人類交易員則會思考股指跌幅是否過度?這其中是否存在反向抄底投資盈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