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 作品

第235章 北方和南方

 “反應堆功率提升,加大輸出。”

 “電力轉入發動機,推力上升,”

 “一號,二號,三號,四號載重模塊啟動正常,聯動正常。”

 “ok,北方號啟動!”

 巨大的機械造物緩緩開始移動,沒有轟鳴的引擎聲,電動驅動的發動機發出的聲音被呼嘯的風雪淹沒,三月份的京都北方依然是中雪天氣,但是雪中高塔一般的建築開始移動,緩慢提速,最終以每小時二十五公里的速度向著北方行駛,它的背後留下了一條條寬闊的履帶痕跡。

 在北方號路上機動平臺的前方二十公里處,是四輛大型dt30組成的先遣隊,其中架著又高又細的天線的是先遣隊指揮車,車輛專業的指揮車內,有著一個完整的通信指揮班和一個步兵班20人,指揮官正是陳宇,機動步兵偵察隊出身的陳宇並不喜歡坐鎮採礦平臺,他更喜歡在一線掌握實際情況,所以他讓閃武代替他坐鎮平臺指揮部,自己則是跟著先遣隊,這裡更需要資深軍官的臨場指揮。

 指揮車的前方,四輛一組的雪地摩托正在以每小時四十公里的速度在飛馳,那是最新型的“騎士”雪地摩托的改進型,使用全封閉雙人座艙的“極地騎士”型雪地摩托。因為北方地區的低溫和大風,如果沒有封閉式座艙,即使只是狹窄的摩托座艙,擋風遮雪的同時還能提供一定的輔助加熱功能,否則在這樣的氣溫下,一般的士兵只要三十分鐘就會失去體溫。陳宇需要自己的偵察兵保持長時間的良好狀態,才會強烈要求把雪地摩托做成封閉式的。同樣的還有後隊dt30上吊裝的十二輛極地雪地車,一樣是封閉式座艙的新款式。

 “指揮官,我們的無人機高度三千米,但是視野只有五公里不到,因為大雪的原因,分辨率很低,”

 陳宇知道這種天氣之下,無人機的偵查作用不大,只能吩咐人收回無人機,雪地摩托小隊左右散開,兩輛摩托為一個小組,每半個小時輪換一次。這次的採礦平臺前往北方的行動非常重要,不僅是聯盟急需各種異質礦的問題,同時也是測試陸地機動平臺的性能測試,據說二號平臺和更大的三號機動平臺已經開始建造了,只要“北方號”性能可以滿足需求,新的機動平臺就會源源不斷的走下流水線,成為聯盟對外擴張的核心力量。

 四個小時後,先遣隊在一處農莊前停下,一輛dt30的發動機出現了小問題,需要臨時停車檢修一下,陳宇讓車隊停下,看了看地圖,這裡是京都東北方向的興隆,基本上是以往京都的聯盟向北的極限控制區了,再往北的話,除了空軍的天襲者攻擊機,基本上已經脫離了空軍的支援範圍。

 這時返回先遣隊的摩托車偵查組有報告:

 “報告,在距離先遣隊東部兩公里處,發現了疑似變異體和變異獸之間的戰鬥痕跡。”

 陳宇並不意外,京都外圍一直都有變異體活動,即使空軍和機降部隊聯手反覆清剿,依然無法阻止變異體的活躍,而變異體和變異獸的關係更是水火不容,雙方只要相遇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

 他回頭對通訊官說到:

 “我帶隊去看看,你看著修車,”

 打開dt30指揮車的後艙門,一股極寒的空氣進入,陳宇整理一下身上的基地防寒服,走下指揮車,他的身後,一位剛剛套上外骨骼的強襲戰士把頭盔扣在自己身上,跟著陳宇走下指揮車,卻是閃武的弟弟閃文,他哥哥在“北方號”上坐鎮,而他則被派到陳宇身邊負責陳宇的安全。

 另外一輛dt30正在從車體兩側吊裝下兩臺履帶式極地雪地車,這種雪地車每輛連同駕駛員也只能坐下四人,屬於多功能的雪地工具車。

 陳宇看著兩名後勤士兵把他的輕步兵外骨骼給他裝備上,這種改進過的外骨骼更為寬鬆,即使身穿厚厚的防寒服也可以保證穿的進去。扣上胸甲,陳宇示意士兵放開安全裝置,他的雙腳落地,伸展了一下外骨骼,轉身看向已經全副武裝的閃文,笑著說:

 “我可沒帶我的狙擊槍,所以這次靠你了,”

 閃文被頭盔擋住的面孔不知道什麼表情,他只是點點頭,對著身後揮揮手。只見同樣身穿魁梧的重型外骨骼的三名強襲步兵邁著堅實的步伐走上前來,他們兩人一組直接登上雪地後面的車架上。沒辦法,這些兩米高的重型外骨骼根本鑽不進狹窄的雪地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