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不哈 作品

第429章 主動伸出援手

 楊麗君和趙卜真兩人一起進了觀音山風景區。 

 散步在陰涼的石頭山路間。 

 兩人的氛圍開始有了微妙的轉變。 

 甚至於散發出一絲曖昧。 

 “你剛說你剛大學畢業,怎麼沒去大城市工作?現在回來小縣城發展的大學生可不多見。” 

 趙卜真隨口詢問,關心楊麗君之餘,還在為找話題聊天。 

 “我沒想過要留在大城市,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讀書不是為了走出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家鄉能夠擺脫貧困,所以我就想著回來佛岡找工作,為佛岡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楊麗君的回答,將她的形象拔高到了一個原本不屬於她的精神層次上,這讓趙卜真不由高看一眼。 

 “像你這麼小的年紀,就有這樣崇高的覺悟,可不多見!” 

 趙卜真發自內心讚歎。 

 楊麗君卻嘆氣一聲: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我回來家鄉大半年了,一直在努力找工作,卻遲遲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頭,我處處碰壁,這才深刻意識到,原來想要建設家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小地方好的工作好的崗位,就如一個蘿蔔一個坑,早已被有關係有後臺的人佔據,而我這個毫無關係可言的人,要混進去實在太難了!” 

 趙卜真不由同情楊麗君,因為楊麗君說的是實情。 

 他身在體制內,比誰都瞭解這小縣城的真實情況。 

 其實不單單是佛岡,這片土地上大部分小縣城都一樣,好的資源早就被門閥士族所壟斷,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進入這些被壟斷的行業,只能在一些沒多少利潤的行業裡面卷。 

 所以小縣城裡頭,你除了能夠看到一些小餐館,小工廠,小製造業和房地產之外,你根本看不到其他東西。 

 一片土地是長出草,還是長出樹,又或者成為不毛之地,不是草,不是樹的責任,而是這片土地的責任,氣候的責任。 

 當土地和氣候都適宜的時候,無論是草還是樹,自然而然就會生長起來。 

 “你要是實在找不到工作,或許我可以幫一幫你。” 

 趙卜真這時候說出這麼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