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酒初做發麵饅頭

 這年代的長輩沒有什麼時間觀念,都是看日後決定回家的時間,一般下午要歇覺,所以上午會選擇把地裡的活幹完。 

 除了大碴子,奶奶還發了面,顯然是打算下面熬煮粥,上面蒸饅頭。 

 一大盆面不好揉搓,她就分三次揉,先將面揉的排了氣,然後在案板上撒上鹼面,用擀麵杖擀勻乎,將鹼面揉搓到面裡面,一定要揉勻,要不然做出來的饅頭上面會有黃點點,吃起來口感也不好。 

 關於做饅頭,她天天看奶奶和姐姐做,覺得並不難,尤其在現代她一個人住的時候,會看短視頻學做飯,這饅頭包子她就沒一次做成人家視頻那樣宣軟白胖的,所以她看奶奶做的時候,特別用功,不懂就問,今天是她第一次嘗試。 

 大碴子她一次就將水加的夠夠的,剛開始就是小火,等一會兒熬煮開了,這邊饅頭也揉好了,就可以大火燒開了。 

 要想饅頭勁道好吃,就得好好揉,奶奶蒸的饅頭有層次感,是因為她反覆疊加的將麵糰揉搓,很費力氣,但是蒸出來的饅頭又漂亮又好吃。 

 今天她吃飽了,自然要特別賣力的幹活,只是站在凳子上,多少有些使不上力。 

 面揉好,要怎麼將劑子揉成圓的,這也是個技術活,這個她在現代就嘗試過,還算成功,所以難不倒她,不大一會兒大大小小十來個大饅頭就揉好了。 

 奶奶蒸的是雜麵,所以黑乎乎的,不咋好看,而且面裡面還有沒過濾出來的顆粒狀。 

 純白饅頭在他們家也只有過年的時候包包子會用上,平時很難吃到,饒是他們家生活水平可以,奶奶也沒有鋪張浪費的習慣。 

 等自然發酵十來分鐘,她才將饅頭放到鋪了溼籠布的篦子上,一個個的全都擺好,蓋上蓋子,等待二十分鐘之後的神奇轉變。 

 等待的時候也不閒著,一邊看著火,一邊去菜園子擇菜,粥和饅頭都有了,得炒個菜才算正經午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