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掏大糞

 誰家要是能有油廠當工人的親戚,這個饑荒年說不定就能熬過去。 

 這個時候誰家孩子要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都不提錢的事兒,直接用糧食來定,三斤五斤,十斤八斤的要麥子,誰家閨女長得好長得俊,那就要的多一些,一時之間怨聲四起,有閨女的人家可沒少被有兒子的人家戳脊梁骨。 

 這西河村到了年紀的男孩子可真不少,但有糧食的人家可是不多,於是盯上了翠花姊妹幾個。 

 這姐幾個為什麼會來他們西河村,其實陶家人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有桃源村媳婦的人家,也證實了的,所以他們才不管名聲好不好,只要能生兒子不就行了? 

 眼瞅著唐翠花她們年齡都不小了,這老大老二老三長得還挺俊,老四雖然是個耳聾的,可人家力氣大啊,長得也不差,將來幹活也是一把好手,就紛紛託陶家人說說這門親。 

 這個時候有腦子靈光的生產隊都開始引進水車了,這不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還得會畫圖,會做木工,所以一聽說哪個村有人做出來了,每天都有人排隊回去觀摩學習,甚至還有生產隊不惜用糧食換圖紙。 

 陶昌義在孩子們回學校查了相關資料之後,給他寄回來了三四張圖紙,適用於不同地勢。 

 雖說陶昌義的戶口不在家裡,但他乾的活,攢下來的工分,卻是可以算到老頭子身上去,所以他也想為生產隊出點力,賣點好,這樣家裡人幹活的時候,就能分到比較輕鬆的活。 

 拿到圖紙之後,他們就去找村裡的木匠做實驗去了。 

 這年代,哪個村沒幾個有本事的人啊,什麼木匠鐵匠的啊,都被叫到村委會商量對策去了。 

 要是真能將水車造出來,起碼河灘地的地不缺水,莊稼長得好。 

 離河道遠一些的,不是還有井嘛,基本上每個隊都有一口水井,水井的水也能引到地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