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感情的貓 作品

第270章 天之道也,人之道也,國之道也

 世間的道理沒有絕對的對錯,天道與人道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無論是作為強者還是弱者,都應該懂得這兩種道。 

 國家積貧積弱,時刻面臨著強敵賊寇之時,國家有傾覆之危的時候便該行人道。 

 國人無私奉獻,供養軍隊,共御外敵。 

 國家強盛,便該行“天道”,損有餘補不足,以此安民,共建和諧。 

 秦壽知曉百姓的艱難,所以在立國之初,便想著極力的壓制強者,以此達到“天道”的理想社會。 

 然而“天道”會使得國力分散,秦國的力量得不到集中,秦國的發展會變得緩慢,或許他這一生都沒有辦法達成自己的夙願。 

 他無法保證自己的繼承者會與自己同心同力,所以,他必須得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力,讓秦國迅速的壯大起來。 

 李耳什麼話都沒有說,但他卻讓心中有“天道”的秦壽反思出了“人道”的價值。 

 也在心中只有“人道”的周天子心底,種下了“天道”的種子。 

 “人之道也,合寡圖強。天之道也,兼濟天下。 

 國之治也,先天后人,國貧積弱。先人後天,舉步維艱。 

 治國之道,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天人合一,方使國強民富,天下大同。” 

 而就在兩人發呆的時候,李耳卻是緩緩的捲起了自己面前的竹簡。 

 這讓原本正在發呆的二人都恢復了神智。 

 “拜見先生——”“拜謝先生——” 

 二人幾乎同時向著李耳行了弟子禮,絲毫也沒有了身為王侯的傲氣。 

 周是一個極為重禮的時代,先生對於弟子來說,就如同自己的父母一般值得尊重。 

 故而在閱讀了李耳那一卷竹簡之後,心有所感的二人都行了弟子禮。 

 李耳看了二人,並沒有多說什麼話。 

 他起身回了一禮,默不作聲的走向了後院。 

 周天子與秦壽對視了一眼,隨即還是一同快步跟了上去。 

 而後便見李耳不知從何處端來了一個木盆,木盆之中有些五六條小鯽魚。 

 就彷彿是沒有看到還有兩個人一般,李耳擼起自己的袖子便開始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