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哇哇叫 作品

第120章 星辰神庭,北斗七星

 什麼舊瓶換新裝,換湯不換藥都是老生常談的做法。 

 摻沙子,狠狠地滲透進去才是核心思想! 

 天寶君和閻羅來了星辰神庭,那可真是前擁後簇,好不如熱鬧。 

 北斗七星開路,計都、羅睺二星君相陪,閻羅總覺得這兩個雙胞胎兄弟身上的氣勢十分熟悉。 

 兩位星君乃是晦氣凶煞之星,雖然外表溫柔如玉、彬彬有禮,可閻羅總是忍不住會聯想到山海世界裡的魔祖…… 

 身後南斗六星君分別為——天府宮司命星君、天相宮司祿星君、天梁宮延壽星君、天同宮益算星君、天樞宮度厄星君、天機宮上生星君。 

 更有成千上萬的星宿和群星惡煞,只能遠遠地駐足仰望。 

 著實讓閻羅狐假虎威了一把,全靠與天寶君同行,才受到這番禮遇。 

 注:九耀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北斗七星加輔佐二星,屬於本土天文概念。 

 二是:日、月、金、木、水、火、土,這些星辰,加上源自古印度的:計都星、羅睺星,第二種屬於民間信仰並摻雜佛道之說。 

 道教也是二者兼濟一同納入,前者就是北斗九皇大帝,後者就是大家所熟知九曜星君,還有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等五德星君,有五行五德的概念,但凡稱號裡有星君二字,那基本可以斷定是星神,也是現實中天上的星星被神化、人格化。 

 兩種九曜的變化,就能編出一本書來,計都、羅睺之說出自佛經。 

 道教的五德星君個人感覺是三次加工。 

 計都、羅睺、日月金木水火土為九曜的說法,在三國的佛經裡就有記載,別看是經文但還有天文的學識在裡面。 

 個人感覺第二種流傳的大致順序是:古印度天文學、婆羅門教神話傳說中的計都羅睺——古印度佛教——傳入我國古代的佛經、形成民間信仰——道教再加工。 

 對鬥姆元君的傳說,感興趣的書友可以查一查,特別有意思,有濃厚的婆羅門教、佛教、道教的影子在裡面。 

 關於鬥姆元君,道教經文裡也是說法眾多。 

 最典型的就是元始天尊為萬星之始,以先天陰炁化生鬥姆之說,龍漢年間,鬥姆為周御王的妃子,號紫光夫人,二者為鬥姆鬥父。 

 鬥父號——北極龍漢天君、龍漢祖劫國王、北極紫光大梵天王、大梵至尊北極鬥父天尊。 

 這位查不到太多的神話傳說,所以洪荒文裡基本沒他的身影。 

 對了,還可以查一查浮黎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父親(⊙o⊙) 

 無極之道身,萬天之帝,也就是昊天上帝、玉皇大帝,夠亂吧。 

 還有更有意思的,浮黎元始天尊、天帝也有一位王母為後,號玉清神母元君。 

 其實就是鬥姆,鬥姆為王母的說法也是出自道教,天帝和王母生九子,元始天尊為長子,長生大帝為第九子。 

 再有一種,《高上神霄紫書大法》裡,元始天王和玉清神母生八子,長子為長生大帝。這裡元始天王,不知道指的是天帝還是元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