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鉗形攻勢

 霍華德上校坐在會議的角落裡,安靜的看著這群巴特拉猴子進行拙劣的表演!這個叫做辛格的白痴,他也真好意思說巴特拉軍隊在北非戰場上的戰績!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場上,當時的巴特拉雖然跟著他的宗主國英國一起參加了那場戰爭,但是他們扮演的角色,最多也只能算是戰場上的雜役而已。在為數不多的幾次戰鬥中,他們不是被意大利人擊潰,就是被德國人全殲! 

 至於巴特拉軍隊在緬甸戰場上的表現,那就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密支那戰役後,山下奉文的緬甸方面軍已經徹底被打殘。各同盟國的聯合部隊開始在戰場上清剿殘餘的日軍。但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日軍以一個殘餘大隊的兵力,擊垮了巴特拉的一個美械師,差一點動搖了整個東南亞的戰局! 

 反倒是當時中美聯合組建的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表現十分優異,這支被稱為麥瑞爾突擊隊的中美聯合部隊,在緬甸戰場上參加了大大小小的三十餘次戰鬥。尤其是1944年的5月,麥支隊與中國遠征軍新30師第88、第89兩個團以及第50師第150團共6000餘人組成中美聯軍,開始進攻密支那。在叢林中歷經20天長途奔襲數百公里突襲密支那機場,最終成功的奪取了密支那機場! 

 在奪取機場後,麥支隊又開始進攻緬甸重鎮密支那城!但日軍在密支那經營多年,構築有嚴密的防禦工事,並得到日軍第114聯隊第2、第3兩個大隊,第56師團步兵團團長水上源藏所率領的增援部隊第113聯隊1個大隊、野炮兵1箇中隊及工兵第56聯隊主力等進入密支那,日軍兵力高達5000人。奇襲戰變為攻堅拉鋸戰,最後在中美援軍的支援下,才攻克密支那,麥支隊勇敢的士兵們幾乎全部陣亡,只有極少數人生還。這些倖存者被授予標有“密支那”字樣的榮譽獎章。 

 二戰後,這支傳奇的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被改編為米軍第75步兵團,成為米軍的一支王牌部隊。1973年,米軍決定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以應付世界各地可能發生的危機。當時,米國陸軍對各國的特種作戰戰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結果發現,麥支隊在二戰時期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的戰例最有典範性。因此,米陸軍參謀長下令在第75步兵團基礎上組建遊騎兵第75團!而霍華德正是在這支傳奇的部隊中度過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歲月。 

 當時的霍華德還是一個叫強尼的馬薩諸塞州鄉下小子。他之所以來當兵,是為了拿到軍隊之中的gi Bill和學費援助計劃。這樣,等他從軍隊中退役之後,他就可以有足夠的錢去上大學了!但是,就在他服役的第二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了! 

 強尼跟隨第75遊騎兵團,率先攻入了巴格達市區!在伊拉克的一處秘密監獄之中,強尼救出了一名自稱是記者的米國人。這個名叫鮑耶的記者信誓旦旦的說要報答他,可當時強尼並沒有把這句話當做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