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三郎 作品

第71章 大明覆滅(三)

 回到宿州府後,我們精心安排,將數千名難民妥善安置在宿州府內。年輕人們心懷壯志,紛紛踴躍加入華陽軍,渴望憑藉自身的力量守護家園、保護親人。 

 與此同時,李自成獲悉張獻忠遭清兵射死的消息後,趁機大規模招募大西軍的殘餘勢力以及那些飽受戰火摧殘的百姓。短短几個月時間裡,大順軍的兵力迅速擴張至三十萬之眾,成為大明境內唯一一支有能力與朝廷相抗衡的起義軍隊。自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之後,他便開始以皇帝身份自居。儘管對外仍被稱為闖王,但實際上他已冊封眾多親信為高官顯爵,顯然將自己視為新一代的君主。 

 現今的大明早已支離破碎,江山淪陷,起義軍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廣大民眾也越發傾向於支持起義軍。然而,吳三桂卻依仗手中兵權,割據一方,對進攻起義軍一事毫不積極。崇禎多次命令吳三桂率領關寧軍出征,但吳三桂總以清兵在關外製造動亂為由推諉拖延,始終不肯發兵。大明也只有盧象升的天雄軍一直和起義軍對抗,而朝廷軍隊一直得不到補給,人也是越大越少,根本沒有人願意加入大明軍隊,據探子回報,崇禎皇帝已多次組織朝中大臣募捐銀兩充作軍餉,並意圖購置軍火裝備,但眾官員皆哭訴貧困,所捐數額微乎其微。然而,這些身在京城的文臣武將們生活奢靡,終日沉醉於酒肉之中。 

 我深知大明國運已逝,但自與清兵交鋒以來,便不斷下令宿州府、澄城縣及蒲城徵調新兵,嚴加操練;同時督促火槍隊加速趕製火器。此刻清兵鬥志昂揚,軍力強大,士氣如虹,即便我方擁有火槍與火炮,亦難以抵擋住他們的勇猛無畏。相較之下,如今內外交困的大明軍隊以及李自成領導的那幫農民義軍實難望其項背。因此,我加倍努力訓練士卒,堅信終有一日能夠抵禦清兵破關入侵之勢。否則,以明末清初八旗子弟兵之兇悍殘忍,大明百姓必將身陷苦難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