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全村第一臺彩電

 等山上的活都忙活完,基本也就到了十一月底了。長白山9月底就開始飄雪花了,齊文家在長白山腳下,冬天來的也比較早,一般12月初也開始下雪了。 

 雪花一落,東北人最愜意的生活方式就開始了,那就是“貓冬”。 

 男人們天天打撲克,喝大酒,勤快的男人早就把家裡燒的柴火備足了一冬天的,到誰家都是小炕燒的熱乎地,男人們充分利用這個冬天,放鬆著辛勤勞作一年的身體。 

 女人們則多數呆在家裡,織織毛衣,看看電視,也有那愛串門的,東家長西家短的聚在一起扯閒篇。 

 齊文他們這些學生可沒那麼自在了。冬天到了,教室裡也支起了取暖用的鐵皮爐子。每個學生的家長都給學校上交了3尺木頭柈子,供班級冬天燒爐子用。 

 齊文是班長,教室的鑰匙在他手裡,所以他每天都要第一個到教室開門,然後和當天的值日生一起,把爐子升起來。燒到冰冷的教室熱乎起來,其他同學和老師也到點來上課了。 

 課程是無聊的,齊文裝作認真的在本上記著,實則是在練著他的楷書,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寫好楷書,再練其他的字體才能得心應手,雖然沒有字帖,但上一世的記憶和感覺還在,所以練起字的進步飛快。 

 齊文琢磨著,這個假期應該去買一管毛筆和字帖回來,用毛筆在練練,打好基礎,再練行楷。 

 隨著一場大雪的到來,齊文也迎來了他重生回來後的第一場考試,小學六年級寒假前的期末測試。 

 雖然只考語文數學兩科,但季老師還是無比重視,提前印好了試卷,考試當天還拉開了單桌。 

 齊文看著手裡的卷子上季老師一絲不苟的字體,聞著試卷散發出的油墨香,感慨萬千。 

 這個年代的民辦教師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很敬業。很多村小學都是一個老師領著一群孩子上課,一個人教好幾科,從備課,上課,刻卷,印刷,都要一個人完成。 

 微薄的薪水,不足養活一家老小,很多老師還要自己種地來貼補家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全國千千萬萬個像季老師這樣的民辦教師,燃燒了自己的一生,來點亮山區孩子頭腦中知識的明燈,為他們將來的人生之路帶來了光明,也為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試卷上的題在齊文來看很簡單,但為了不顯露出他超乎同齡的智慧,齊文還是磨蹭著掐著時間做完,上交。 

 次日,季老師要去鄉里領寒假作業,還要批卷,就給孩子們放了一天假。 

 第二天,上課。季老師公佈了考試成績,齊文毫無懸念的以雙百的成績蟬聯第一,表妹宋紅麗第二,袁寶莉第三。季老師為他們三個頒發了獎品:每人田字方格本3個,鉛筆5支。 

 之後,同學們分別領了寒假作業,季老師告知了下學期的開學時間,就宣佈:放寒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