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種田:我有一座物資回收空間 作品

第151章 一車的小祖宗

  小壯流著哈喇子說道:“爹,當然開心了,白給的,為啥不開心。”

  盧照凌按著小壯的肩膀道:“傻小子,人家給的那叫施捨,想吃龍肝鳳髓,那就下五洋去取,何必要經......”

  說到此處,盧照凌忽然停住了。

  “你自己明明懂得的道理,為何卻要去做呢?聖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呀。”溫華見盧照凌明白,這才語重心長的說道:“孩子們通過自己努力的東西,才會格外的珍惜,這些孩子們的志向未必都在科舉這一條道,送給他們筆墨紙硯,未必是最合適的,如果真的願意在科舉這條路上走下去,他們就會努力靠自己的本事去獲取,而不是我們的施捨。”https:/

  “所以,即便是再窮的人家讀書,我也會找他們要束脩的。”

  盧照凌若有所思。

  這大抵就是老姐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吧。

  饋贈和給予是最此等的幫助。

  見盧照凌有些失落,葉琛開口笑道:“我建議把這些文房四寶當做考試獎勵存放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安排考試,成績靠前者,可以領取一套。”

  葉小壯笑嘻嘻的開口:“那我豈不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拿到一套新的文房四寶?”

  二壯在他後腦勺上拍了一巴掌,“還得意,人家元載都要超過你了。”

  溫華幽幽的說道:“同一個人肯定不能重複領獎的。”

  葉小壯:“……”

  早知道就不說出口了,到手的筆墨紙硯飛了。

  盧照凌點頭:“我覺得可行,就這麼定了吧,晚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所有人。”

  葉琛不在摻合他們年輕人的事情,他走到廚房,葉大壯正在燒火,趙菁菁正在切墩。

  鴨子按照葉琛的要求,處理的零零散散,有鴨架,有鴨頭,有鴨心,有鴨腿,有鴨腸,總之零零散散的擺放了一大堆。

  他打算製作蔫黑鴨,看看能不能成功。

  今歲蝗災,在自己的鼓動下,北海縣不少家庭都養了鴨子,如今蝗蟲沒有了,龐大的鴨子成了問題,鴨子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害的百姓賣也不是,留著吃又捨不得,下蛋有那麼幾隻也就夠了。

  所以葉琛覺得,此時自己該推出一門生意,來幫市場消化這些鴨子了。

  國人有著豐富的吃鴨子的歷史,《齊民要術·養鵝鴨》中總結:“供廚者,子鵝百日以外,子鴨六七十日,佳。”

  說的是做菜最好用六七十天大的嫩鴨,當時的主要做法是“炙”,也就是燒烤,可以整隻烤,也可以切碎、切塊烤,南朝人寫的《食珍錄》也提到南方同樣流行“炙鴨”。

  葉琛此次退出蔫黑鴨,是一種莫大的考驗。

  要做出味道一絕的蔫黑鴨,可以有香辣的,有麻辣的,只要能夠流行起來,憑藉自己之前合作的酒樓,渠道都是現成的。

  主要是這東西不能貴,而且味道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