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舞春秋 作品

第1538章湄港典獄長褚熊


                 湄港總共有三座監獄。

  分別是一號,四號和七號。

  其中,一號監獄是最大的,關押的都是些五年內可以釋放的犯人。

  四號監獄稍微小一些,關押的多半是些重刑犯。

  至於七號監獄,只要是關進去了,基本就很難再出來了。

  除非,有兩個人開口。

  一個,是湄港的最高首長江洋。

  一個,是三個湄港監獄的總監獄長祖勝東。

  湄港之所以有三座監獄,並且已經人滿為患,還再繼續建造三號監獄和六號監獄,其原因就在於這裡雖然叫湄港監獄,但關押的不僅僅是湄港的犯人。

  而是幾乎整個東盟最棘手的犯人,全部都送到了這裡來處理。

  尤其是,“其他”國家的犯人。

  當初湄港在建立初期的時候,東盟以新馬泰為首的共七個區域都曾跟湄港交涉過,關於如何處置“黑惡勢力”的問題。

  尤其是華美兩籍的“黑惡勢力”頭目。

  他們認為,無論是華夏籍還是美國籍,他們都不想得罪。

  也得罪不起。

  歸根結底,但凡是在金三角地區能混的風生水起的黑勢力頭目們,多半背後都依靠著一座大山。

  要麼是在華的官員,要麼是在美的官員。

  但凡出點事情,一個電話就會直接打到他們的最高國辦。

  對於他們來說,這很為難。

  曾經金三角和東盟各地區,對這種現象是睜一隻閉一隻眼。

  一來,他們有錢賺。

  二來,他們也不敢得罪這些背後有勢力有錢財的傢伙們。

  但現在不同了。

  江洋設立湄港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那些毒瘤連根拔起。

  而盤踞在這裡最多的黑勢力頭目,有85%以上都是來自華夏。

  於是這才有了湄港監獄的那個約定。

  別人的意思很明確:你們自己國籍的人,自己去管理,自己去處置。

  接下來才有瞭如今這一幕。

  無論是東盟哪個國,只要是“外國人”犯了罪,那就通通丟進湄港監獄裡。

  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打電話以各種談判方式去要人,他們都顯得輕鬆多了。

  “我們這裡沒人,要找就去找湄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