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歡長孫燾 作品

第523章 所幸是你,真的太好了!

  因為他們的陛下,生性多疑,刑部尚書如此誇讚虞謙,句句暗指文武百官只知虞相而不知陛下,豈不是讓本就忌憚相權的陛下萌生摁死前丞相之心嗎?

  果然,嘉佑帝道:“虞相致仕之時,言辭懇切,字字句句都表達他對歸隱的嚮往。他為大秦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在老邁之年得到休息的機會,朕又怎會忍心將他招回朝野。”

  刑部尚書拱手又道:“陛下仁慈,不忍起復前相虞謙,但國不可一日無相,朝堂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協助陛下處理政務,協調百官。陛下,臣還有一人推/薦。”

  眾尚書若說沒有拜相的想法,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可他們深知自己的資歷還沒有熬夠,坐上相位有些勉強,所以皆有默契地沒有為自己鑽營。

  但他們也不能讓別人搶了先,所以只要有人推崇六部之外的其他人,他們都舉雙手贊成。

  眾人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刑部尚書身上,等待他說下去,嘉佑帝也望著他,目光中帶著探究:“愛卿,你所說之人是何人吶?”

  刑部尚書道:“陛下,臣所說之人,乃是帝師風澈,風先生。”

  這位風先生,乃是先帝在位時的丞相,也是先帝為當今陛下欽點的先生。

  雖然已經致仕還鄉,做了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但無論是他的學識還是人品,至今仍備受推崇。

  他在天下讀書人中地位尤為崇高,說他是天下讀書人的極致目標也不為過。

  他在東海滄山所開辦的薈英書院,每年吸引多少學子慕名而來,多少人不遠萬里跋涉,也要拜入他的門下。

  若是風先生回朝,只會比虞謙做得好,不會比虞謙做得差。

  但刑部尚書也知道,虞謙經營十數年,朝野中人脈根深葉茂,只六部裡面便有幾個是他的人,要想徹底把他按住,得從陛下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