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24章、皇帝心中未來的大明

  甚至同樣只是家中後輩、分支前去輔佐,一舉兩得。

  嘉靖十三年,大明皇帝陛下對於未來大明的想法終於顯露更多。

  內部,新法諸策基本已經全面鋪開,後面只是繼續推行好、見到實效。軍改之後,恐怕就真是國富兵強的局面了。

  外部,俺答遠遁漠北,經略西面意圖再起。

  南洋設了都護府,葡萄牙萬里來降,海貿之利成為大明君臣新的期待。

  外滇暫止兵戈,但緬族、孟族、撣族的矛盾仍然在。

  交趾南北黎、莫兩朝並立,宣交使館仍舊依託海貿行在挑動紛爭,夏言很清楚皇帝的最終目的是那裡成為實土。

  遼東三個邊市,朵顏三部、女真都在大明要開發東北的戰略中有新的用處和引導。

  而朝鮮,大明在等著他們王儲之爭的白熱化。

  日本,又開始了謀劃。

  這一些,是身居高位的重臣們開始為自己、為家族子嗣謀劃未來的依據。

  但對年輕一代來說,他們還只是準備著踏入自己人生的新階段。

  明年二月,又是會試。

  已經成為江寧省一部分的徽州,二十二歲的胡宗憲準備啟程。

  因為鄉試年年考,所以他中舉人的時間更提早了一些,這是新法給新一代士子帶來的最大利好。

  他對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所以準備提前去京城,多請教一些人。

  但四川的趙貞吉卻很有把握。

  因為雖然七年前他就名列四川鄉試第四,但在楊廷和致仕回鄉後他去拜謁時,楊廷和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也對他有了新的建議。

  “將為社稷器,吾兒慎弗逮也。”

  有楊廷和的評價,有聽從楊廷和繼續研習新學的六年沉澱,趙貞吉仍舊在四川潛心苦讀,並不急著進京。

  他的祖上做過南宋丞相,他的志向和目標,同樣是如今出現的總理國務大臣。

  厚積薄發,趙貞吉相信楊廷和的判斷:新法初期朝廷缺乏深刻理解新法和新學的階段已經過去了,一飛沖天的機會越來越少。如今朝堂上的格局,也帶來了新的年資秩序。嘉靖八年的那一批,和唐順之他們相隔太近了……

  所以隔了兩界,嘉靖十四年,會是最適合趙貞吉進入皇帝視野的一年。

  他要以更強的姿態進入皇帝的視野!

  此時,早已進入皇帝視野的海瑞在京城已經不知被拋過來多少橄欖枝,但他謹聽著皇帝的教誨,安心學習。

  他感受得到皇帝對他的期待,君父恩重如此,海瑞很擔心自己有負聖望。

  天資有限,就要努力,更要守心。

  在廣西梧州,廣西總兵官的家裡,戚景通匆匆回家,身上還穿著甲。

  “父親!”與原先不同,戚繼光已經九歲了。

  “你祖母安好?”

  “回父親的話,祖母身子很好,就是常常惦記老家。”

  戚景通點了點頭。

  從張孚敬到山東開始,戚景通就有了不一樣的官途。

  他自知天資並不算好,故雖然命途更改,有了一子之後仍舊命名為繼光。

  昔年,戚家是因祖上戚祥得太祖之恩,才有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的光榮。皇帝昔年南巡時特地問起過戚景通,這件事張孚敬對他說過。

  而後來調任廣西總兵官,成了一方重將,此前去京城參加那軍改會議時,皇帝私下裡還問了問他兒子的近況。

  廣西事務繁多,交趾獻回了三府之地,藤峽盜亂的隱患仍在,戚景通一直忙得不可開交。對於皇帝的關心,他也只認為那是皇帝對他釋放的客套善意罷了。

  但是對於兒子的培養,他確實不曾鬆懈。

  結果現在,京裡傳來的御信讓他不得不親自趕回來。

  “你準備準備,隨督臺入京。”

  戚繼光有些懵懂:“入京?為什麼?”

  戚景通心裡激動,但仍舊錶現得嚴厲:“此乃陛下旨意!入京之後,到新建侯身邊照料,入錦衣衛學讀書!”

  “……新建侯?”

  “陛下殊恩,你萬萬要用心!”

  戚景通不明白是為什麼,但是名為照料年邁的王守仁,但跟在身邊言傳身教,這又如何不是王守仁在兵法和學問上關門弟子的意思?上一個這樣的人物,是唐順之!

  隱隱有一種擔心戚景通不夠能耐把兒子教好的感覺。

  皇帝居然為了此事專門通過御信降下旨意來,戚景通立馬從交趾邊境的三府趕了回來。

  一是要送送廣西總督去京城參加大國策會議,二就是為了這件事。

  還只有九歲的戚繼光自然是更不理解,但他只能開始先收拾行囊。

  而紫禁城裡,朱厚熜正在講課,面前除了太子朱載墌和越王朱載垺,還有睿王朱載堚,肅王的庶幼孫朱弼楝,靈璧侯的孫子湯世隆,更多了一個太子伴讀張居正。

  他看著這些年少的面孔,心思卻分了一些在十年後。

  那時候,他們就都成人了,朝堂也會不一樣了。

  在朱厚熜專注內政和技術進步,繼續打牢基礎的這段時間裡,對外更多的是外交、經濟和文化手段。

  那時候的大明會很不一樣,但一定也有新的問題。

  比如說……圍繞皇子們的朝爭,新制確定後的僵化和貪腐……

  “今日講必然與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