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 作品

第五百三十六章 周大銅父親的故事


                 接下去,周大銅給程煜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周大銅的父親還是個鄉衛生院的年輕醫生。

  當然,說是醫生,其實就是個衛校畢業的中專生,但在那樣的年代,醫療人員人手嚴重不足,醫療專業的中專生也需要經過五年的專業學習。而在那樣的年代,中專無疑也是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大途徑,所以即便是中專,能考上的學生,在初中生當中也算是品學兼優之人。

  進了中專,周大銅的父親也沒有因此而懈怠,在校期間就時不時的會因為鄉衛生院的人手不足,被周大銅的爺爺喊去幫忙。

  一方面是幫忙,另一方面,其實也是鍛鍊和實習的機會,周大銅的父親,周紅旗同志,也沒辜負其父的期許,還沒畢業就儼然成為一個頗為稱職的醫生了。

  畢業之後,周紅旗原本有機會留在市裡的醫院,不過那樣至少要經過好些年的基礎工作,才有可能在提升自身學歷的基礎上,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

  作為醫二代&

  從思想上,從政治上,從覺悟上,這名醫生可以說比過了你們遴選出來的絕大多數人。

  學歷或許是個問題,但你們有沒有認真讀過他寫的這封信?

  我不是什麼專業的醫生,但畢竟從事衛生工作這麼多年,他所列舉的那些土辦法,或許你們覺得不值一哂,可非洲的醫療條件,甚至可能比他們的那個山區更為惡劣。

  到時候,難道遇到所有的病情,你們都需要擁有高端的醫療器材,需要大量的藥材才能救治?

  我倒是覺得,這名叫做周紅旗的醫生,他的那些辦法,到了非洲那種地方,才是真正可以大展拳腳的辦法。

  利用當地有可能找到的一切資源去為非洲兄弟們服務,這才是切實可行的麼!”

  就是這位副廳長的一番話,周紅旗的材料,被重新擺在了援非醫療隊的名單之中。

  其後是針對他的一系列調查,主要是他信件裡所提到的那些土辦法以及救治人數都超出了很多醫療專家的認知,他們必須確認這些數據和方法都是切實可行的。

  而調查的結果,他們發現,周紅旗甚至還謙虛了。

  於是,周紅旗成為了那一批援非醫療隊裡最年輕,也是唯一一個非大學學歷的醫生。

  他們那支醫療隊,援助的是莫桑比克,這一去,就是三年。

  周紅旗雖然得到那位副廳長的力挺,但畢竟學歷低,年歲小,在醫療隊裡,地位甚至還沒有那些護士們高。

  但隨著醫療隊在非洲的深入,不再侷限於留在城市周邊進行援助,而開始進入到那些堪稱原始的部落和鄉村,周紅旗的土辦法,在一次又一次的群體治療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年多之後,就連醫療隊的隊長,也不得不承認,在那些環境惡劣,各方面都極為落後的地區,周紅旗才是主角,他才是那個能扮演救世主的傢伙。

  在那之後,凡事需要出診的,周紅旗都成為了第一選擇。

  畢竟,在沒有見到病人之前,誰也不知道那些病人需要怎樣的醫療手段,而在這片土地上,周紅旗才是治癒率最高的那個人。

  三年的時間行將結束,在非洲被曬得黢黑的一幫醫生,笑容在他們臉上越來越多的被看見。

  不管如何的悲天憫人,也很難有人願意在這裡繼續呆下去。

  生活條件太惡劣了。

  一次尋常的出診,周紅旗迎來了他人生最大的改變。

  出診一切還算順利,在病人所在的村落附近找到了對症的草藥,病人算是已經得到了當時最好的治療。

  只是因為尋找草藥的時間太長,周紅旗讓同去的同事先行離去,自己一個人繼續醫治那位病人。

  等到徹底結束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了。

  雖然村裡的人都讓周紅旗乾脆就在村裡睡上一覺,可週紅旗卻知道,後天醫療隊就該回到莫桑比克的首都馬普托,準備踏上回國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