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一章 準備去趟東北

  但這是把人的道德水平想象成接近完美的結果,事實上,面對如此龐大的財富,很少有人還能堅守道德底線。即便知道程廣年的財富跟自己家毫無關係,也難免會想要從中得到一些什麼。

  所以,是否知道真相,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機會獲取程廣年的財富。

  這方面,程煜沒多琢磨,總之從程傅竟然和勞大鵬接上頭了,並且倆人的見面還顯得鬼鬼祟祟的,程煜就能斷定這裡邊肯定有事。

  雖然依舊沒有任何證據,但程煜幾乎可以斷定,程廣年車上被動的手腳,跟勞大鵬以及程傅脫不了干係。

  甚至,這件事根本就是程傅謀劃,勞大鵬實施的。

  只是,這倆人是怎麼牽上線的呢?

  程煜突然覺得,或許自己有必要去一趟東北,見一見那位素未謀面的大姑了。

  對於這位大姑,乃至她家的大姑父,程煜其實還是有著極為良好的印象的。

  哪怕現在他已經認定這件事跟勞大鵬有關,程煜也依舊覺得,這應該只是勞大鵬一時鬼迷心竅,而那位大姑絕對是毫不知情。

  九十年代初,有人扛著三十萬現金送上門,一個除了替自己母親看病從未離開過農村的年輕女人,竟然會嘗試拒絕那筆錢,這足以說明這個人的品性了。

  而且到八年前,因為那三十萬的啟動資金,使得他們早早擁有上千萬乃至更多的財富,他們夫妻倆竟然還能想著給程廣年一部分股份,這更加能說明那對夫妻的品性。

  這甚至可以當得上高潔二字。

  並且程廣年說過,他和這位大姑也只是逢年過節會有些聯繫,並且大姑都不願意跟程家保持正常的親戚走動,原因是因為她知道程廣年擁有極大的財富。

  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突然想著對程廣年做些什麼呢?

  程煜甚至可以想象,在程廣年去過東北,見到大姑一家之後,勞大鵬正處於臨近高考的階段。而程廣年又知道了勞大鵬的戶口竟然早就落在了吳東,他便想著替自己的父親再多還些債,於是才想辦法把這位勞大鵬安排到了吳東的大學就讀。

  是否勞大鵬自己考上的,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之所以大姑一家會選擇讓勞大鵬考來吳東,無非也是想著大學四年,能有個舅舅替他們照顧兒子。

  程煜甚至覺得,勞大鵬得到的那處房產,大姑一家都未必知道,這可能僅僅只是勞大鵬和程廣年之間的某個交易。

  否則,又該怎麼解釋勞大鵬獲得這處房產之後,根本就沒有入住的事情?

  要說勞大鵬根本不想來吳東,他得到這套房,最該做的就是把房子賣了換取過千萬的資金。

  而如果他想來,這三年他為何一直呆在東北?

  當然,這一切想要獲悉真相,恐怕真的需要程煜跑一趟東北,見一見大姑一家人。

  而在此之前,程煜想先去看看自己那位表兄——勞大鵬!

  至少有一點,程煜對於這位自己只從視頻裡見過的表兄,印象極差。

  他有九成以上的可能,就是害了程廣年的兇手。

  嗯,至少是兇手之一。

  老卞只覺得程煜是在思索著什麼,他並不知道,程煜已經開始構思一起犯罪了。

  程煜在琢磨,他要如何見到勞大鵬,又要如何把勞大鵬控制起來,從而獲得他跟程傅之間的勾當的真相。再如何去東北面見大姑一家,以最終確定這些事跟那位大姑有沒有關係——沒錯,即便程煜堅信大姑一家品性純良,他也必須親自證實這一點。

  而如果大姑對此懵然無知,程煜也開始有些猶豫,他要如何對付勞大鵬呢?

  交給警方,一旦證據確鑿,這就是謀殺未遂,至少,他已經從主觀上有了謀殺的念頭。

  無論怎麼辯護,十幾年的牢獄之災是免不了的。甚至,真要以謀殺未遂定罪,那就是無期的罪過。

  程煜從情感上,並不想這麼做,他也知道如果程廣年醒了,大概率也不會這麼做。

  畢竟,程家欠大姑的。

  可是,這關乎於程煜的系統任務。

  那是要將製造程廣年車禍的罪犯繩之於法的。

  繩之於法,毫無疑問意味著必須把勞大鵬送進去,還要令其賠償。

  程煜心裡的障礙,不止是大姑一家,還有,他非常清楚的知道,程廣年的昏迷不醒,基本上並不是因為那起車禍。

  雖說車禍是勞大鵬製造的,其心可誅。可最終的結果其實並不算太嚴重。

  這就有點尷尬了。

  ……

  “程少……”

  見程煜良久沉思,老卞忍不住開了口。

  程煜看了看老卞,說:“啊……不好意思,多想了一些。”

  老卞笑了笑,說:“沒事。程少,這個勞大鵬,您有其他線索能提供麼?”

  因為這個勞大鵬必然跟程氏集團有關,說穿了就是跟程廣年有關,所以,老卞其實也隱約猜測到一些什麼。

  只不過他沒往程青松那兒想,他倒是覺得勞大鵬會不會是程廣年的私生子之類的。

  程煜也感覺到了老卞的思路,於是,他又琢磨了一會兒,他必須替自己的父親把事兒說清楚。

  “卞局,這件事比較複雜,我不能跟你講的太詳細。但是,這個勞大鵬和我父親之間,肯定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這事兒跟我爺爺有關。當然,我希望這件事你能替我保密,在我沒想好要不要公開,以及如何公開的情況下,我也希望你對勞大鵬的調查工作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