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瑜 作品

第 102 章 海船迴歸

 給秦飛請的先生是由金部郎中介紹給他的,秦青灼第二天還要上值,他沒有去看沈先生教導秦飛。

 秦雲珂讓秦飛穿上了新衣裳,他很早就醒過來了,想到秦青灼的話,腦子裡滿滿的都是動力。

 他一定要早睡早起的,還要認真聽先生的話。

 “小飛你吃完飯,你就去東廂房,那裡佈置成學堂的樣子,你自己一個人去吧。”

 秦飛心裡有些戀戀不捨,但他還是點點頭。

 早上秦飛吃了飯,他看見秦小魚坐在位置上,他有一個專屬的位置,把他固定在位置上,今早是麵條,錢媽媽把麵條挑起來,秦小魚嘴巴一嗦就把麵條吃進去了。

 他吧唧著嘴巴,顯得吃得有滋有味的。

 秦飛摸了摸秦小魚的臉,這才去了東廂房。

 沈先生大約有三十五歲左右,周身儒雅,看見秦飛過來就笑了一下。

 他的聲音帶著點低沉,穿著一身淡藍色的袍服,身姿修長。

 秦飛很喜歡他的先生。

 ……

 秦青灼還在戶部摸魚,顧侍郎派人來叫他,秦青灼放下自己的閒書,從容不迫的去找顧侍郎。

 他應該沒做什麼壞事吧。

 “拜見顧大人。”秦青灼拱手道。

 “青灼來了啊,上次跟出去的海船回來了。”顧侍郎臉上帶著笑,顯然對這次出海非常滿意。

 看來是一個好消息。

 “恭喜顧大人,賀喜顧大人。”秦青灼已經是一個熟練的大楚官員了。

 “這事最大的功勞是你,我只是你的上官,只有指導的功勞,還有員外郎帶人出海的功勞。”顧侍郎聽見秦青灼這麼說心裡還是很受用,他笑著說。

 顧侍郎把底下人呈下來的單子給秦青灼。

 秦青灼看見在海外賣得最俏的果然是茶葉、絲綢、香料還有瓷器。

 朝廷派出去的船這次把除去本金淨賺了十萬兩銀子,這說明走出海這條路線是對的。

 秦青灼心裡計算,有了十萬兩銀子又可以支付多少官員的月俸了。

 員外郎被顧侍郎叫了過來,員外郎剛開始回來的時候還有些憔悴,休息了一會兒,又換上了官袍,現在精神多了。

 他衝著顧侍郎和秦青灼拱手行禮。

 “顧大人,秦大人。”

 顧侍郎:“不必多禮,你給我們說一說你在海外遇見的事,撿重點的說。”

 員外郎應了一聲。

 “海外有許多眼睛和頭髮不一樣的人,他們都有大鬍子,特別喜歡香料和瓷器,上流的貴族十分的有錢,一下子就把我們船上的貨買完了,他們還說以後有貨可以直接找他。”

 員外郎繼續說,他們還是遇見了一些風險,有時候遇見暗礁和風暴,九死一生的事,所幸他們都挺過到此處員外郎還是有些感傷。

 儘管死的只是水手,但員外郎發覺這些水手跟他們有一樣的軀體,一樣會生老病死,他們在他眼裡不僅只是一個符號。

 他們同吃同住,在大海上互相依靠,員外郎是官職最高的,也是所有海船的指揮官。

 太奇怪了,以前他從來沒有這麼覺得。

 顧侍郎思考片刻:“下次出海還是要找一些好手去,再多配一些軍營的人一起去。”

 出海的利潤這麼大,朝廷是不會放棄的。

 員外郎和秦青灼一道走出去了,員外郎還是一個極有修養的人,他沒有把壞心情帶給秦青灼,反而笑起來。

 “秦大人,要多虧了你給工部的圖紙,工部造的海船在海上幫助我們良多,多次救了我們的命。”

 秦青灼拱手道:“我才要佩服你,能在海上堅持這麼久,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兩個人一起說說話,員外郎和秦青灼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秦青灼回到自己的工位也沒放鬆心情,他畢竟是讀過原著的人,知道昭德帝靠不住,小暴君要是沒長歪應當能靠一靠。要保證小暴君至少在昭德帝駕崩前保證活著的狀態。

 大楚還有冰河時期還沒有來,氣溫驟降,冰河時代,延續時間長。河面上的冰能達到三尺厚,糧食也大量減產,乾冷天氣持續,還出現了缺水性的旱災。

 畜牧業也遭到了重創,很多動物被凍死。

 秦青灼心裡有些急切,這次冰河時期累及全國,希望他們可能不像原著一樣屍鴻遍野,只能挖一個大坑把百姓錢全埋在一起。

 徵寧郡死的人是最多的,因為洪災還沒有緩過來又遭到了冰河時代,所以秦青灼還是很關注徵寧郡的。

 他的幾個好友也都在徵寧郡做官。孫越和許青陽做的知府,莫蒼做的縣令,希望他們都能在徵寧郡幹出一番政績來。

 徵寧郡

 孫越剛從底下的縣府裡回來,他把府衙裡的人管服帖後就喜歡去底下的縣府看一看,有幾回還充當了幾回青天大老爺,把仗勢欺人的官員狠狠的教訓了一回。

 孫越想了想,還是要修水渠,府衙

裡的銀子不夠,可以組織當地的百姓還有官府的人一起來修,這樣官府可以出一半的力,百姓出一半的力節省開支。

 想到這件事孫越就睡不著了,他的夫郎在一旁睡得正香甜,他披著衣服就去了書房。

 還有農具的事和水井的事,農具府衙還有一批工部發下來的農具,這樣的農具不多,只能按照人口比例給每個縣府發一發。

 水井這事是小事情,孫越有一回去一個村子裡,一個村子沒有一口水井,要徒步走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才有一條河。村子裡的人也想打水井,但沒有勘測清楚,打了幾次都沒有水,他們就放棄了。

 要是年輕人去挑水還好,人總有老的時候,要是再這麼勞累,這就是不好了,而且誰不想水井距離近一些。

 所幸府邸有管理河道的官吏也懂得打井,孫越就把人派去給村子裡打井。

 次日一早,孫越又去了一個縣府,這個縣府叫做廣寧縣。

 縣令熱情的接待了孫越。

 孫越開門見山:“帶一隊的人跟我去一個地方修水渠,飯食的事到了晌午派人送過來。”

 到了村子裡,孫越簡單明瞭的說了想要修水渠,百姓們紛紛響應。

 修一條水渠不是隻造福一個村子的人,這條水渠很長,可以造福很多村子。

 百姓們出年輕的小夥子,他們會自帶乾糧。

 百姓們低頭幹活,幹勁滿滿。

 “孫大人可真是一個好人。”

 “以前的大人誰會來修水渠,他們都巴不得任期到了就離開。就算要修水渠,怎麼會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