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軍戶

 秦青灼連忙接話:“我是新任的戶部侍郎秦青灼,按照陛下的旨意來給軍戶放撫卹金。”

 終於給人說話的機會了,秦青灼連忙快速的報了身份。

 明南知在後面適當的添了一句:“這是我相公,你們屯裡用的水車和耬車都是他做出來的。”

 牆體裡面的人終於出來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之前喊話的老人大概就是這個屯的鄉老了。

 “秦大人失禮了,我們這也是迫不得已,我們這個屯男丁少,時不時要受到欺負,所以我們對待外來的人比較有警惕心。南知大夫是一個好大夫,我們去看病,他沒有收我們的錢,知道我們家裡困難只收了我

 () 們的藥錢。你是他的相公,又做出了水車和耬車,我們心裡是願意相信你們的。”

 秦青灼走過來:“我能理解。你們經常遭到別人欺負嗎?”

 鄉老嘆了一口氣,“這裡只剩下孤兒寡母,怎麼不受人欺負,輕慢了?”

 秦青灼讓屬下跟著走進屯裡。他左右看了這村子裡確實沒多少人,在村口人影稀稀疏疏的,戶部的官吏抬著箱子,那裡面裝著朝廷給的撫卹金。

 “這位先生,能把村子裡的軍戶召集起來,我們把軍戶的撫卹金髮了。”

 鄉老笑道:“我可擔不上先生這個名,秦大人可以叫我方老。這是拿錢的好事,我一定通知到位。”

 秦青灼上哪去借了兩個木樁子,底下的屬下也去借了幾個木樁子坐著。他打量著村子,現在還沒有吃午飯,家裡的小孩扒著門偷偷的看他們。

 明南知也看見了幾個小孩,他從袖子裡拿出幾顆糖,這還是秦小魚喜歡吃,明南知隨身放在衣袖裡。

 他招了招手,一個小男孩就跑過來:“南知大夫!”

 明南知把糖給他,這小孩明南知認識,他的奶奶來回春堂看過病。

 村子裡的小孩見有人拿了明南知的糖,他們蠢蠢欲動,按捺不住也跑了出來,乖乖的站在明南知面前,眼巴巴的看著他的袖子。

 明南知溫聲:“伸手。”

 給他們一個人一顆糖。

 他們歡呼一聲覺得很快樂。

 過了半晌,方老把軍戶都召集過來,秦青灼手上是有戶籍的,他看見這人數明顯就多了,他低頭看戶籍開始念名字。

 “唸到名字的人上前一步。”

 人群中有些喧鬧聲,方老跺了跺自己的柺杖,眾人安靜下來。

 唐朝的關於官員的撫卹金是會給單月的工資然後再補發一個月的工資,到了清朝給的撫卹金就更多了。九品官員會有一百多兩的撫卹金。

 古代將士出征會有軍餉,為了保證他們的家屬的生存,軍餉可以選擇由家屬來領取,再者記錄在冊的軍戶,若是家中的士兵為國捐軀,妻兒無人照看,由五服之內的親族來照看,沒有親族可以送到朝廷專設的養濟院。

 這次朝廷發的撫卹金不僅有銀子也有糧食和布匹,領到撫卹金的人眼中浮現出淚光,但眼淚卻沒有落下來,這是朝廷欠她們的。

 她們把自己的丈夫、兒子送上戰場為國盡忠,他們戰死沙場卻沒有撫卹金,她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這次她們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撫卹金,但死的兒子和丈夫再怎麼樣也回不來了。

 記錄在戶籍的軍戶都領了撫卹金,還有沒有記錄在戶籍中的人,秦青灼知道這會有疏漏。打仗的時候太混亂了,還有的是之前的官吏沒上心。

 “你們放心,要是你們有憑證,我們都可以把你們的軍戶補上。”秦青灼還是講究證據了,做事不能僅僅憑著心思來。

 “可以證明你們家是軍戶的證據,一定是有的。”

 家屬們被安撫下來,她們仔

 細想了想,各自回家找了憑證。有的是之前從軍中送過來的靴子,相公捨不得穿,給寄回家裡來了。還有各種其他的,還有一件破軍衣,說是丈夫寄過來讓妻子給他縫一縫還能穿,新軍衣的錢就省下來給孩子買糖吃。()

 以往她們面對這些事都已經有些麻木了,現在再看見丈夫和兒子的遺物,心裡又傷感起來。

 ○端瑜的作品《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登記一下。”秦青灼讓戶部的官吏登記:“明天我們還會再來的。”

 秦青灼走出這個村子時,深吸一口氣,心裡也受到了震動。他看向明南知說道:“南知,我要先回戶部去處理公務了。”

 “相公,你去吧。”

 明南知點點頭,他回到回春堂想到村子裡的那些人也是嘆口氣,要是能給他們提供工作就好了。

 他想了想,回春堂裡不差人,但酒樓裡還是

差人的。除了酒樓外,明南知還想開一家書店。明南知不是一拍腦袋的性子,他是綜合考慮過的。

 他也不賣其他的閒書,就買科舉的資料和小孩子的輔導書,這樣目標的客人明確,好賺錢一些。

 到時候是要請幾個夥計,可以考慮一下村子那邊的人。

 ……

 秦青灼回到戶部,把村子的事給顧尚書說了。

 “這只是京城周邊的情況,在地方這樣的情況也不再少數,顧大人,這可以讓當地細細的排查一遍,不能讓將士們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