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漾 作品

第五十八章

 向陽之城在除夕夜當天晚上拍的戲是一場大戲,非常沒有除夕夜氛圍,但是場面大。

 參與人員很多,A組B組幾乎都全員到齊。

 背景是阿琳老家向陽村,拍攝內容是阿琳最後一個親人太姥姥去世,這位太姥姥活過了百歲,是向陽村上了新聞的百歲老人,她去世,村長按照最高規格辦了葬禮,聯繫上了老太太唯一在世的親人阿琳。

 父不詳母早逝的阿琳八歲以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向陽村,她對這個太姥姥沒有任何印象,但是遠在幾百公里外的她在接到村長輾轉找到她的電話後,還是去了向陽村。

 說不清楚原因。

 可能只是因為這個電話是這麼多年來唯一一個打過來不是廣告不是騷擾而是找阿琳本人的電話。

 所以阿琳去了,在很多人面前去了她都不知道是葬的誰的祖墳,按照村長的要求下跪磕頭告訴祖先,太姥姥走了。

 然後回到太姥姥那個黑黝黝的屋子裡,她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婦人的教導下給床上那位陌生的老人穿上壽衣。

 外頭鵝毛大雪,屋子裡因為有死人所以沒有燒炭,阿琳冷得發抖,看著床上的老人屍體,一直髮抖。

 她不認識她。

 她也不認識向陽村裡的每一個人,甚至第一次跪在祖墳面前,聽著那位年邁的村長告訴她,旁邊這個墓裡頭是你的舅舅,要不是走得早,你太姥姥起碼還有子孫送終。

 阿琳不是太姥姥的子孫,阿琳只是阿琳媽媽在外頭瞎混搞出來的孩子。據說,她連跪在祖墳面前的資格都是因為太姥姥福澤恩厚。

 窗外全村素裹,長長的看不到盡頭的流水席,熱火朝天地觥籌交錯,黑漆漆的屋裡頭是穿著一身白色衣服的老婦人和發抖的阿琳。

 以及已經完全僵硬的百歲老人屍體。

 老婦人在唱誦著阿琳完全聽不懂的調,阿琳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第一次出現了人格分裂的症狀。

 她變成了一個六七歲的孩子。

 這場大戲有兩百多個群演,兩個分組十幾個機位五六個搖臂,浩浩蕩蕩一大群人,大過年的拍白事流水席,楊正誼不講究,很多群演和演員都是講究的,吃完年夜飯開拍前還花了半個小時做了做迷信活動。

 一般劇組裡頭,這種迷信活動都不會叫上女人,這種不知道什麼年代留下來的惡習就和女人不能坐在劇組器材箱上一樣,讓人無法理解。

 那麼怕女人晦氣,卻一個個都缺不了女人。

 安也看不慣這些,也不關心這些,她就坐在床邊盯著那具演屍體的人體模型發呆。

 這個場景她有六個鏡頭,之前試戲拍了一鏡,她情緒投入得還不夠,楊導把人都清空了讓她一個人在裡頭入戲。

 演太姥姥屍體的那個人體模型因為有近景所以做得非常逼真,安也盯著盯著就開始恍惚。

 阿琳在這個場景裡徹底斷掉了她和正常人之間的那根線,她把自己藏在了彩

 色泡泡裡,安也那個小女孩的人格,看東西都是扭曲的,是蒙著一層泡泡的。

 她之前知道怎麼入戲,如果她還是那個蘭一芳恐懼得只知道念臺詞僵直的狀態,她能把這段演得很好。

 但是今天,有點難,她跟正常人之間的那根線一直沒斷。

 遲拓一直沒有再給她消息。

 她把手機交給蘭一芳以後也再也沒有看到蘭一芳。

 她痛苦地揉了一下臉,完全入不了戲,面對兩百多個群演和場地的錢,她覺得自己今天可能會被楊正誼活祭。

 ***

 蘭一芳很緊張。

 今天拍的是重頭戲,劇組準備了一天了,為了塑造出肅殺荒唐的感覺,他們甚至去山裡頭運過來好多雪重新造了景。一次性地,道具老大揮著斧頭說再來一次他就把劇組裡每個人都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