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作品

第1300章給藍鯨開個掛

  “藍鯨立志要讓所有需要幫助的企業,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幫助。”

  “企業的責任,就是幫助社會解決問題,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

  一番番口號,瞬間讓藍鯨獲得好評一片,甚至有人熱淚盈眶。

  殊不知,藍鯨已經在金融的風口上佈下一盤彌天大局。

  較高的存款利息以及各種優惠正策,讓大量的人民群眾把錢存進了藍鯨支付這家公司裡,於是藍鯨支付的賬戶上就有了很多的錢。

  當藍鯨金融開通了可以給各種中小型企業貸款的那一刻,就真正打開了藍鯨企業孵化項目的終極大門。

  所有創業型公司,又或者是發展中企業,想要從藍鯨金融拿到企業貸款,就需要提供一些資料上去。

  比如企業年報,賬目流水,運營項目,團隊概況以及戰略規劃。

  總而言之,只要是這些企業想要用錢,就要把這些資料申報上去,然後由藍鯨金融審核,通過大數據分析,然後決定是否把貸款放給這些民營公司。

  這種數據的蒐集是非常恐怖的。

  明面上,藍鯨金融理所應當的去索要這些資料,因為這是一種對貸款風險把控的正常手段。

  但實際上,正是通過這種正常的商業手段,讓藍鯨金融的數據庫瘋狂的掠奪著當今華夏所有發展中民營企業的大數據。

  什麼樣的公司賺錢,什麼樣的公司賠錢。

  什麼項目賺錢,什麼項目不賺錢。

  哪些公司和哪些項目目前的數據好,哪種類別的生意不好,藍鯨金融瞭如指掌。

  尤其是企業對貸款的需求,還款情況,以及收益比,可以極大概率的分析出這些企業項目的發展情況,以及映射出整個行業的動態和風向。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數據讓藍鯨金融幾乎把整個華夏的商業動態瞬間納入囊中。

  這家公司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這種大數據去調整市場風向。

  因為藍鯨金融清楚的知道目前做什麼生意的最多,做什麼生意的最賺錢,甚至什麼風口是積極向上的,又有哪些行業已經衰落了……

  太多。

  尤其是一些最新興起的行業、企業或者項目,藍鯨金融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這些企業項目的第一手資源。

  就比如一個剛剛創業中的公司,他們如果想要拿到貸款,就必須要提交所謂的申請資料和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