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作品

第1507章塌陷區

  這次災區的覆蓋面積很大,幾乎整個城裡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唯一慶幸的是,周圍的鄉鎮躲過了一劫。

  不少城裡的居民紛紛投靠鄉下的親戚,但仍然有上萬人沒有去處。

  在帳篷裡度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上面最終還是開會決定:在哪跌倒的在哪爬起來。

  臨東縣要重建。

  但重建臨東縣是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這期間必須要解決災民的很多生活問題。

  水源、電源、醫療、教育等硬性條件一個不能少。

  對於市裡和臨東縣正府來說,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銷。

  而此時,外界的援助便成了重中之重。

  正如之前所說。

  消防的戰士們和士兵們衝在了第一線,阻擋住了災難最猛烈的攻擊。

  而災難的後續,更需要大量的人去填補。

  當全國人民知道這個情況以後紛紛自告奮勇,願意為災區人民做一些事情。

  越來越多的職業也加入了這次的“戰場”。

  相比於其他職業,醫生和老師在此時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無論如何,孩子們的教育不能丟。

  如何在春節之後,讓孩子們能繼續在這種環境下讀上書成為了關鍵。

  正是這種原因的促使下,華洲市便發出了號召,邀請很多相關職業的愛心人士來幫助災區渡過這次的難關。

  而陳嵐和王麗,就是在這種號召下趕到災區來的。

  臨東縣要重建,臨東縣的學校也要重建。

  但重建是需要一個漫長而煎熬的過程。

  期間,災區的人們都要在外面臨時搭建的營地裡渡過。

  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是個大方針,也是硬道理,更是一種號召。

  災難發生後,臨東縣學校的很多老師都已經離開,眼看著這些孩子在春節後讀不上書,市裡的領導和家長自然是急的焦頭爛額。

  所以當陳嵐和王麗趕到災區現場以後,更是受到了熱烈的擁護和愛戴。

  卻沒想到陳嵐在指揮搭建臨時學堂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