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 作品

第145章 沒人能拒絕的生意


                 劉成立刻在腦子裡盤算起來,五十萬斤生銅需要千料商船運送四次。

  一個來回算八天,單船運輸要一個月。

  關鍵收購和產量也沒這麼快,陸上還要一段時間,整個收購加運輸,估計得五六個月。

  他收購價四萬貫,賣價七萬五千貫,利潤近一倍。

  五六個月賺三萬多貫,這生意勉強可以做,因為送貨距離比較近,影響不大。

  劉成果斷道:“草民最少要兩成的銅錢。”

  日本是非常需要大宋銅錢的,也知道現在南宋銅錢比較少,劉成的要求是要兩成銅錢。

  至於會子,他可以和南宋其他商人和百姓交易時用掉。

  “劉掌櫃爽快,成交。”

  兩人第一筆生意很融洽,相互感覺對方夠爽快,不用浪費口舌。

  “前期我們會派人去日本,在博多港建立據點,我們想徵招日本的船匠,鐵匠,木匠,劉掌櫃能幫忙嗎?”

  劉成又道:“只要錢到位,什麼匠都能招募。”

  “還需要翻譯,教我們的人日語,我們可以支付銅錢。”

  “草民家中就有很多人會兩國語言。”

  秦卓靜靜聽著,不明白魏王為啥要這麼多工匠。

  秦家九條船在外面跑,滿大宋的招工匠,現在又去日本招。

  就算魏王要私鑄軍甲?也用不了這麼多工匠吧?

  秦卓是不理解魏王的打算,但下意識覺得這應該是件好事。

  這時趙與芮起身,緩緩在房間裡走了起來。

  他心裡已經在琢磨一筆天大的生意,這生意放在後世,仍然是殺手鐧,不知多少人中過招,多少人深受其害,關鍵還屢試不爽。

  原本這門天大的生意,他打算在自己登基後,在全國同時展開,好好對付那些巨賈商紳,和京師裡的勳貴。

  但他仔細想了想,後世這種方式,在各地屢試不爽,通訊如此發達,還有無數人前仆後繼的上當,那麼在南宋,肯定也沒人能避免。

  “我有一筆大生意,古往今來,沒有人能拒絕,還能保證我們賺的盆滿缽滿,你們兩家,有沒有興趣合夥?”趙與芮走了幾步後,突然開口道。

  “願聞其祥。”劉成喜道。

  趙與芮說,我們這筆生意做成了,不但能賺到很多很多的錢,多到你們難以想像的錢,還能有機會得到大量的糧田,無數的百姓(勞動力),這在大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兩人有點不信,這世上還有這麼賺錢又能得到田產和勞動力的生意?

  劉成因為這件事,專門晚走了五天,到五月初,市舶司開始之後,才離開定海,當然,趙與芮也沒收他的稅。

  五月初,定海縣開始收關稅,來往的船隻瞬間少了很多。

  但很快,商人們發現整個兩浙沒有可以登陸的地方,都被朝廷設了關口,而且定海這邊的關稅相比泉州廣州還低,可沒有官方強買強賣。

  於是開始有船隻試探性的往定海縣來,這時他們發現定海縣市舶司比泉州廣州要靠譜,且有新型的糖可以進購,來往的船慢慢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