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山 作品

第199章 拿破崙的徵糧官

 “這……”安德烈頓時愣住了。 

 對啊,就算貧瘠的瑞士、匈牙利南部之類的地方,想要找到能養活幾萬軍隊的村落也不是難事。 

 這樣豈不是就能甩掉大量笨重且容易受到攻擊的後勤車輛,令軍隊變得輕便而迅捷了?難怪警校的人開拔以及行軍的速度會這麼快! 

 其實這就是約瑟夫從拿皇那裡抄來的“就地徵糧”後勤模式。 

 後來的拿皇能夠縱橫歐洲所向披靡,其中有一半的功勞是要歸於這種獨特的後勤機制。 

 眾所周知,打仗,尤其是大國之間的戰爭,左右勝敗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後勤。甚至有極端的說法,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拿皇創造性地摒棄了歐洲貴族軍隊慣愛的大量輜重車,不許軍官攜帶笨重的享受用品【注1】,甚至連帳篷這種使用費時,攜帶麻煩的東西都丟掉了。吃喝全靠沿途村落,雨雪實在太大,無法露天休息的話,士兵也可以借用村裡的房舍。 

 消耗的物品按價付錢給農戶就行。這樣花的錢,甚至會比不遠千里運輸糧草要少得多,而農民得到的補償卻會更多。 

 至於在國外打仗,軍隊的花費可能就更少了。 

 當然,這種模式說起來簡單,但實施起來還是需要一整套科學的操作模式的。 

 例如徵糧官要具有相當的專業素養,知道哪裡能找到糧草,又如何跟農戶溝通。 

 在部隊前進的方向上,要提前派人通知將要路過的村子準備糧草。這就需要對糧草消耗量進行非常科學的計算。 

 徵集到的糧草又要如何快速分配給連隊。 

 以及被徵收了糧食的村落要如何通過當地行政調撥糧食,以免出現農民自己不夠吃的情況。 

 對於這些,約瑟夫也只是從前世看過的紀錄片裡瞭解過大致原理,具體的補給條例還需要軍官們不斷從實踐中完善。 

 不過這套後勤機制也有很大的侷限性,比如拿皇就是因為依賴就地補給,而在貧瘠且到處充滿敵意的俄羅斯吃了大虧【注2】。不過約瑟夫作為後來人,自然也會主動去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 

 安德烈只得無奈地送走了警校的教官,自己則召集手下軍官們,開始琢磨是否也讓自己的軍隊採用這種就地補給的後勤模式。 

 這也是約瑟夫讓穆蘭兵團前來和警校生進行演習的目的之一。作為他能夠信任的軍事力量,他也希望安德烈能從警校生這裡學習一些先進的理念,從而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距離離開圖西鎮5天之後,警校生軍團順利抵達巴黎,搶先“佔領”了演習預設的高地,接著又對附近進行了詳細的地形測繪。 

 安德烈這邊則又走了足足4天,才氣喘吁吁地趕來,所面對的是已經被“敵軍”佈置得固若金湯的防禦陣地。 

 不過安德烈到底是在戰場上錘鍊過的老手,面對極為不利的局面,仍是冷靜地召集麾下軍官商討並佈置了對敵的戰術。 

 第二天天亮,穆蘭兵團便在警校生的陣地前集結,擺出了三層的步兵線列。 

 遠處觀戰的貝爾蒂埃收起了望遠鏡,有些遺憾地對身旁的迪布瓦嘆道:“學員們錯失了最佳的進攻機會。” 

 後者點頭:“是啊,昨天下午穆蘭軍剛剛進行了急行軍,是最為疲憊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對他們發起強攻,很可能一舉獲得勝利。” 

 貝爾蒂埃道:“他們還是捨不得放棄到手的有利地形。這些年輕人雖然充滿了幹勁,但仍舊很欠缺實戰經驗啊。” 

 很快,安德烈下令正面的步兵發起了強攻,同時穆蘭軍的3門六磅炮在西側略為高一些的土丘上發出怒吼,掩護步兵的衝擊。 

 不過警校生這邊早有準備,火炮立刻予以還擊。因為警校的火炮位置更高,而且還有一門八磅炮,所以射程更遠,很快就壓制住了對面的炮兵。 

 雙方的步兵的距離逐漸縮短到了100步之內,警校生那邊的線列陣首先發出了齊射——他們佔據高地,且火帽槍的射程較遠,先手開火是沒有問題的。 

 雙方士兵用的都是松木製成的彈丸,受到火藥衝擊立刻就會碎散,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刺耳的爆鳴聲,以及漫天的硝煙仍是令所有士兵的腎上腺素飆升,如同親臨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