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 作品

第31章 教導

好把,沈良想多了…

哇唧唧哇的運營、公關能力跟天娛如出一轍!

這裡特指龍丹妮任職天娛傳媒總裁時期的天娛…

哇唧唧哇也一樣…

對輿論監控等能力弱到離譜——沈良打電話詢問,她們才知道有這個事。

甚至沒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就跟毛不易參加《明日之子》時候,豆瓣出現了好幾十頁的造謠貼,說他‘《消愁》抄襲’,甚至搬出了‘證據’,說他在大學時候就有抄襲的黑歷史…

幸虧毛不易有同學玩豆瓣,直接澄清…

這麼大的事,哇唧唧哇公司並不知道…

他們覺得謠言單純只是謠言而已!

殊不知,謠言傳播的多了,在很多黑粉眼裡就成了事實。

直到沈良說了‘你們發個聲明解釋一下事情經過!我可以不要臉,人家露絲才剛剛入圈…’…

‘你們不是炒Cp嘛!’

‘炒Cp重要的是炒,我們會不斷出新聞,然後你們不斷否認,這樣才有效果…否則,有幾個人關心?’

這話一說,電話那頭的馬昊點頭,說了立刻會發聲明…

哇唧唧哇為什麼不重視公關還有運營?

因為創始人龍丹妮對經營旗下藝人最為看重的特質是藝人能夠追求個人化的真實表現,哪怕有缺點也沒關係…

對的,她從一開始就覺得完美偶像不可信,追求有個性的藝人!

你看嘛,一個追求缺憾個性美,且沉迷於不斷舉辦節目策劃的人,自然會討厭虛假的人設經營,也就更沒心力經營藝人在出道後的運營和公關。

問題來了,互聯網時代短平快的媒介特點,造就了碎片化的閱讀模式,這種模式會讓標籤化的人設更容易被傳播和識別。

再加上現如今明星商業環境的快速更迭,自媒體的井噴,話語權日漸高漲的粉圈文化,以及枷鎖重重的輿論環境…

藝人需要時刻需要保持形象危機意識,來維護更迭快速的職業壽命。

這就很直接的導致了龍丹妮所運營的藝人,在個人閃光點上,未見得能比注重人設營銷的藝人公司顯現出碾壓性優勢——沒錯我說的就是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