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八章,兵臨城下

  騎士泰坦最重要的防禦手段,也就是其上所裝載的護盾發生器,對於星際戰士們來說是無效的——除非他們傻了吧唧的只用遠程武器進行打擊。

  對慢速目標無法識別的問題,讓星際戰士們可以通過步行,穿過能量護盾,並使用冷兵器直接進行攻擊。護盾發生器有跟沒有,差別不大。

  當然了,騎士泰坦本身也具備厚重的裝甲。只可惜,瑪廷斯的手上,有一把動力劍。這種具備分解立場的武器面前,尋常裝甲,跟紙糊的一樣。

  在郊外鎮怎麼拆除掉那臺騎士泰坦的,他這會兒就是如法炮製。

  而當這臺騎士泰坦轟然倒下的時候,本來就行將崩潰的盧曼人軍團,至此崩潰的更加徹底了。別說那些普通的盧曼士兵,就連駕駛哨兵機甲的騎士們,都喪失了繼續戰鬥的意志。

  這也讓星際戰士們的撤離行動變得更加順暢,他們很容易的就跟那個掙脫了泥潭的合成營匯師一處,順利撤離。

  ……

  從郊外鎮往平瑟爾城撤離的路上,鋪滿了盧曼人的屍骸。

  只可惜,支援而來的主力部隊,卸載的速度不夠快,有不少還在後面以鋼鐵洪流的方式,碾壓那些被派去阻截他們的部隊,以至於沒辦法趁著敵人潰散之際,在平瑟爾城外打一場漂亮的圍殲戰。

  聯盟的部隊只能以小規模的狼群戰術,不斷在這些潰散的部隊上咬下一塊又一塊的肉。

  儘管大量的殺傷了敵人的有生力量,並且還迫使相當一部分盧曼人當了逃兵。但直到最後,還是放了大約兩萬人,進了城市。

  看著數量不少,但實際上,已經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敵人,或死或逃,不成建制,不成威脅了。

  更何況,逃回平瑟爾城的,大多是雜兵。

  盧曼王國的主力軍隊,就算名義上還存在,但實際上已經完蛋了。

  這個國家,四千萬人口供養著大概五十萬人左右的軍隊,但大多都是掌握在封建主手下的。其中的核心,實際上是約六百多名騎士,而最上層則是以舉國之力供養的六臺遊俠級騎士泰坦。

  而盧曼王國的政治生態下,有兩個大侯爵,他們各自擁有一臺騎士泰坦,並有兩百多名騎士向他們效忠。而他們雖說是王國的封臣,但相對獨立性比較高。

  涅斯·盧曼這個國王所能夠掌握的最核心的部隊,被稱為王家騎士團,由兩百名王家騎士加兩臺遊俠級泰坦構成;外加直接向王室效忠的兩位伯爵以及他們的封臣,那又是兩百名騎士和兩臺泰坦。

  這些組成了盧曼王國的總體軍事力量。

  打從一開始,涅斯·盧曼就幾乎動用上了全部的戰爭力量。普通的雜兵匯聚的不多,只有大約十五萬的樣子,但是四百名騎士加四臺泰坦,是他以‘節日’之名,提前號召集結起來的。

  這是幾乎是把他手下的基本盤,全掏出來了。

  然後,全沒了。

  最痛的,當然是四臺騎士泰坦的損失。

  這損失,可不能僅僅用七十萬稅幣的造價來看。這些大傢伙,每一次的維護費用,也在十萬稅幣以上,每兩三年就得維護一次,不然戰鬥力會受損。這麼多年下來,盧曼王國在它們的身上砸了不知道多少錢。

  現在,全沒了。

  而那四百名駕駛哨兵機甲的騎士,撤回來的也不超過五十人。

  以盧曼王國的政治生態而言,那些騎士是國家的中層統治者;泰坦是高層統治者。

  一網打盡之後,不僅僅軍事力量損失殆盡,王國的政治生態也就此被摧毀得啥也不剩了。

  在這個意義上,哪怕是聯盟忽然善心大發,就此打住,撤軍離開,連賠款都一毛不要,盧曼王國都很有可能將不復存在。

  黑箭星上的其他六國,不會放過如此虛弱的盧曼;剩下的兩位實力受損不多的侯爵,也不一定是有什麼想法呢。

  而且,很顯然顧航也不會那麼善心。

  兵臨城下。

  完成重整的聯盟軍隊,將平瑟爾城圍住了。

  ————

  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