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老 作品

第100章 ,搶著吃才香,錄取通知書到了

 做完記錄,姜哲開始在乾燥的油畫底上塑造形象。

 古典透明罩染技法,在做底,起稿,染一層透明色之後,需要在透明色層上塑造形象的素描效果。

 用白色從受光的部分向暗部過度,層次逐漸減弱。因為底色是土紅或棕色,會自然形成素描效果。

 塑造的材料可以用鉛白,也可以用鈦白。調色劑可以用油,也可以用丹培拉調色液。

 姜哲不熟悉丹培拉技法,選擇用油調白色。

 這兩張稿子,一張是靜物,一張是人物半身肖像。

 他用小號的油畫筆和圭筆,調製不透明和半透明的白色,在兩張稿子上製作素描效果。因為畫幅很小,所以製作手法非常仔細。

 有系統給予的技能知識作為參照,姜哲在一幅畫上刻意留有筆觸,另一幅作品,則完全不留筆觸痕跡。

 第一遍素描效果完成,需要等待白色層乾燥。

 姜哲將稿子放在避光處通風,然後,打開系統。

 他看到今天的學習積累又不夠,就用電腦播放音樂,準備工具,臨摹小楷。交替學習不同內容的辦法,補齊積累,避免懈怠。

 休息的時候,他打開新聞網頁,瀏覽今天的新聞,特別注意看本地的新聞。

 系統任務提示,兩個元兇已經落網,但是,本地新聞中,沒有一點跡象。

 接下來的兩天,姜哲的生活風平浪靜。

 他用半天時間幫著父母搬家,半天時間留在畫室裡作畫。十幾幅油化試驗稿,陸續開始繪製。

 姜哲每天會抽空用素描臨摹卡拉瓦喬的水果籃,直到畫出滿意的稿子。他準備了一個等同原作大小的油畫框,繃好畫布,做好油畫底。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他嘗試轉稿。

 簡單來說,就是在素描紙背面塗色,把稿子附在油畫布上,通過在素描稿上描痕等手法,把畫好的形象轉到油畫布上。

 這種傳統的方法,是為了保證讓素描稿儘量準確的轉移到畫布上。

 這種方法,也會造成大量的素描稿被破壞,無法保存下來。

 姜哲為了體驗轉稿過程,採用儘量貼近傳統的方式。

 他聽說過,有些畫家會採用現代的手段,將素描稿或者乾脆將照片轉製成投影片,用儀器把形象投到畫布上,再進行描繪。

 姜哲不反對投影素描稿,但不喜歡投影照片。他始終覺得,這種方法會被照片形象束縛,失去創作的靈活。

 他用幾天時間,掌握了轉稿的辦法,並且塗好第一層透明色。

 姜益夫婦已經將家裡大部分東西搬去新家,之所以一直沒有去新家居住,就是為了等待姜哲的錄取通知書。

 時間一天天過去,姜益夫婦難免開始焦躁。

 7月30日,姜哲正在畫室作畫的時候,接到父親電話。

 “姜哲,趕快回來,你的錄取通知書到了。”

 感謝書友讀者的推薦票與月票。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支持。

 感謝書友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