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思緒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製鹽政策

 等楊儼再次聽到酒液釀造之時,已經是四地各方的民間送來了他們自制釀造的精酒釀。

 酒釀味道醇厚,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飲食習慣,每個地方的人對酒釀的味道進行了改良。

 農科院趙才帶著從四地八方進貢上來的上百壇酒釀,分門別類的讓楊儼進行品鑑。

 各個地方風俗不同,他傳遞下去的那套釀酒的方法居然發展出了不同的味道。

 而且每種味道都別有滋味,甚至有一些已經比他獨自釀製的要更加的醇厚以及醇香。

 楊儼知道,這項技術已成,之後只需要大肆推廣,便可帶動不少民生,以及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他心滿意足的將此事全權交給農科院趙才負責,同時帶動朝臣,讓他們儘快組織開辦國營釀酒企業。

 並且讓趙才歸籠各地呈上來的酒業釀造良方,將這些配方進行分批量的生產,並且在各地設置國營釀酒,增加就業崗位,同時以國庫資金作為支持,擴大企業規模。

 一時間由於國營酒業的大規模擴張,再加上酒釀醇厚,配方良多,每種口味俱全,全國上下均可飲用。

 最終國營酒業打出了名頭,再加上報酬頗為豐富,因此創辦酒釀企業給不少群眾們提供了多餘的就業崗位。

 有不少人專職進入酒釀廠,全程進行釀酒產業,並且獲得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很快釀酒產業便在全國上下蓬勃發展,所有小作坊小工廠和私人進行售賣生產,但按照制度要求需要給予一定的繳稅。

 因此兩相制衡,發展現象一片蓬勃。

 眼瞅著這邊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平穩狀態,楊儼很快將目光轉移,放在了其他的發展產業上。

 國之根本在於鹽鐵。

 大隋雖然現在制度完善,而且也發展出了更好的治國方案,除此之外也發展了不少的農田畜牧等等產業。

 可是對於鹽鐵等製造來說,他們的技能和工藝尚且不足,即使已經發展出了蒸汽,但是仍然沒將其徹底利用到產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