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熵增 作品

第112章 生物武器

 生命的有限性與自然界的平衡和進化有關。 

 死亡是生物種群中資源再分配、適應和進化的重要機制之一。 

 通過死亡,生物個體為後代留下資源、遺傳信息和生存競爭的機會。 

 所以,自然不會誕生永生的物種,哪怕是燈塔水母,它仍然要進行一次死亡輪迴,那逆轉回水螅體而又重新生長的,正是這種另類永生的代價。 

 齊院士繼續下刀解剖標本,他要分切一下,完整的剝離組織,做其它研究用。 

 “這些深潛者的殘骸單憑這一點,就有極其豐富的生物研究價值,它們的形態可能與人類相似,單憑這一點,其細胞器結構我們或許能夠借鑑。 

 若是我們能複製出這樣的細胞器,並能應用於人體,或許人類的壽命能夠再次大幅提升。” 

 齊院士如是說。 

 人類第一次壽命大幅提升是在工業革命和現代醫學的發展過程中發生的。 

 他是因為衛生,醫療,營養,社會與經濟共同作用下一同導致的,缺一不可。 

 古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大約在20至30歲左右。 

 中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約為30至40歲。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發達國家的平均壽命可能在40至50歲左右。 

 而現在,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則約為72.6歲。 

 經歷了漫長歲月,人類的壽命才有如此的增長,現在醫學對於人類壽命的追求永無止境,卻又如此緩慢,但是深潛者細胞裡面的永生細胞器卻讓人類看到了新的希望。 

 齊院士這種對醫學敏感度極強的人,在知道這種細胞器的存在後了,直接就敢斷言,人類壽命的下一次大幅提升就在這裡。 

 他是真的能看到這種特殊的細胞器對延長人類壽命有多大的啟發,並且毫不懷疑它的價值。 

 許晨表示瞭解,不過現在這個壽命的事情需要之後再說,他其實對這個深潛者的形態更有興趣。 

 “齊院士,阿米瑞肯他們就只給我們一節手臂?” 

 “沒錯,據他們的說法,這些肢體的捕撈極其困難,因為深海中有著大量深潛者投放的生物武器,成功打撈上來的肢體數量並不算多。 

 我研究過他們所說的生物武器,我認為,他們並沒有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