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熵增 作品

第218章 信息背後

 信息,信息,又是信息。 

 這兩個字在自己探索的旅程中出現了無數次,直到此刻,在宋天提議的標準化定義的時候,許晨才將目光牢牢的匯聚在這兩個字上。 

 信息這個節點此刻已經被擺在了聚光燈之下,許晨有預感,其中隱藏的東西只要他願意想,很快就能暴露在燈光之下。 

 但是……究竟是什麼方向呢? 

 許晨很快想起他之前在檢測Ai修復的時候,就懷疑過導致檢測儀讀數異常的現象絕對有一個節點,他當時本想讓自己的外置大腦去思考,但是此刻許晨卻從信息這兩個字上窺得一絲端倪。 

 他的靈感突然迸發。 

 許晨頓時意識到了Ai修復,實質上也是對信息的再加工。 

 如果他們要修復數字化存檔,那麼他們投入的物料必定會攜帶有那些被汙染的數字化存檔,而那些信息則是有毒的,那些是被汙染的信息。 

 這就導致了這東西,不受控,修復的圖形有所異常,生成的文字比克蘇魯扭曲的還要更扭曲一些,祂本人來了都看不懂。 

 接下來要添加特徵,並且在生成的無數扭曲的字符中篩選,這也好解決,加入生成對抗網絡即可。 

 這就是往定向特異化的方向引導Ai對古籍進行修復的。 

 數據不需要理解這些文字是什麼,他們只需要從那些混沌的數據中找到自己所映射的東西,而程序員要考慮的就多了。 

 這也就導致,這些被Ai修復的數字化存檔實質上是從一大堆被扭曲的數據拼湊而來的,然後挑選出那些看起來“正常”的圖像。 

 用人類屍塊拼湊起來的弗蘭肯斯坦,是否還能稱之為人類? 

 那些掃描數據是從文明的痕跡上拓印下來的,而這些經過Ai修復之後,還能被稱為文明的痕跡嗎? 

 許晨回想起來他所見到的被修復的數字化存檔,其修復的效果幾乎可以說已經在技術上做到了無法挑剔的地步,沒人可以做的更好了。 

 他自己有沒有任何可以阻止那些信息繼續扭曲的辦法,即使自己覺得這種Ai修復,但是又能有什麼作用?他是有權利阻止信息部停下這個工作,但是他真的要讓那些學者停下? 

 這已經是文明自救的最後手段,至少能為後代保留下那些古籍存在過的證明。 

 哪怕它們是被拼湊起來的東西,卻好過淹沒在歷史的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