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郎君 作品

第36章 禍水東引

 12月底,報紙上一篇名為《九龍倉業務開始蛻變》的文章吸引了劉元昊的注意。

 前世正是這篇文章的出現,拉開了九龍倉爭奪大戲的帷幕。

 73年的香江股災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是一場英資針對香江普通市民階層的財富掠奪。

 二戰後的二十多年,香江經過休養生息,發展迅速,普通市民階層積累了大量財富。

 恰逢股市上漲,英資順勢而為拉高股價,吸引港人入場,然後逢高出貨,任由他們接盤後大量虧損,而英資卻將賺來的錢轉投海外。

 這裡面典型中的典型就是怡和系。

 股災後,怡和系所持各公司股票最低時僅有5%,大量股份被套現轉移。

 即便是到了幾年後的現在,怡和系採取連環控股的方式,怡和控股置地,置地控股九龍倉,每家所持股份都只有20%左右。

 他們欺負華人不懂金融,以為靠著這點股份就能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殊不知在他們轉移財富的同時,也為日後丟失公司的管理權埋下了地雷。

 大量的股權分散在普通市民手中,極大的方便了劉元昊從74年開始的抄底。

 興元投資,劉元昊看完那篇報道九龍倉的文章後,又拿起證券經紀公司的報表查看從74年開始的抄底完成情況。

 截至目前,興元投資持有各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情況是青州英泥34%,金門建築49%,九龍倉23%,中華煤氣24%,港話22%,置地15%,和記黃埔36%,啟德置業40%。

 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在上個月正式完成了合併,合併後更名為和記黃埔,取代原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由於和記現在的股價不高,劉元昊雖然還是第一大股東,但他的股份在合併中被攤薄了四分之一。

 當然他也收穫了和黃董事局的尊重,畢竟這次合併是他首倡推動的。

 看完報表,劉元昊喊來負責證券經紀業務對接的秘書江燕妮,吩咐道:

 “記錄一下,九龍倉的股價最近可能會有異動,通知幾家經紀公司密切關注,一旦發現異常,馬上通知我。其他正在進行的項目目標不變。”

 “好的老闆,我馬上通知下去。”

 下班後,劉元昊回到淺水灣。

 見到劉元昊進門,關家慧乖巧的過來幫忙放包,掛衣服,伺候他換鞋,動作一氣呵成。

 等她忙活完,劉元昊上前抱著她來了一頓熱吻,同時在心裡感嘆李敏宜調教小姑娘的本事確實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