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郎君 作品

第70章 對金像獎的一些想法

 2月底,施南生向劉元昊彙報了第一屆香江電影金像獎的一些情況,然後詢問他要不要出席頒獎典禮。

 第一屆香江電影金像獎是由電影雜誌《電影雙週刊》牽頭主辦的,他們搞這個獎的初心非常簡單。

 這本雜誌每年都要評選一次十大華語片和十大外語片,81年在一次雜誌內部的會議上,總編陳柏生提出要辦一個形式隆重的頒獎禮,得到了其他人支持,於是他們找來了香江電臺贊助合辦,就有了第一屆香江金像獎。

 由此可見,金像獎最初只是為了提高《電影雙週刊》這本雜誌的影響力和銷量而辦的。

 因為預算不足,再加上之前香江影視圈沒辦過這樣的評獎活動,第一屆金像獎在人員組織,獎項類別,評獎方式上都顯得過於隨意。

 來參加頒獎典禮的嘉賓也好,獲得大獎的演職人員也好,整個香江電影圈都沒把這次的金像獎當一回事。

 所以劉元昊肯定不會出席,不過他對於金像獎還是有些想法的,於是知會施南生在頒獎結束後把主辦方約出來聊一聊。

 3月9日,第一屆香江電影金像獎在香江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辦頒獎典禮,評選出了十大外語片獎和十大華語片獎以及5個主獎項,分別是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

 5個主獎項連提名都沒有,上來直接就頒獎,結果影帝許冠文人都沒來,影后惠英紅回家後就把獎盃扔到了床腳。

 影響力是真的不咋地。

 前世金像獎從第二屆開始進行了全盤改革,大量參考了奧斯卡的模式,再加上之後幾年裡香江演藝人協會,導演協會,編劇協會這些組織陸續成立,香江電影的黃金期到來,金像獎才在華語影壇具備了超高的影響力。

 只是後來香江電影日漸式微,香江電影人面對這種情況卻把路越走越窄,金像獎成了他們自娛自樂的玩具,影響力也逐漸衰落,最終成了無人關心的野雞獎項。

 劉元昊覺得金像獎是可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子的,尤其是灣灣的金馬獎要在10多年後才會進行改革,金像獎完全有時間發展成華語影壇最重要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