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郎君 作品

第102章 佈局日元,收個小弟(求訂閱)

但這隻能算開胃小菜而已,從今年開始的匯市才是真正的大餐。

85年年初,日元兌美元的匯率262:1,是未來幾十年日元兌美元的最低點,劉元昊圍繞著這個點位在日本和紐約兩地開始佈局。

八十年代前中期,電腦並沒有普及,主流市場上使用的是一款英國路透公司研發出的名為”reutersdeag”的終端設備來進行外匯交易操作。

每天的外匯交易成交量也只有700億美元,個人和一般企業被完全排除在外匯市場之外。

換句話說,這年頭有資格玩外匯的,全特麼是資本。

為了不被其他勢力當成出頭鳥,劉元昊採用的是逐漸蠶食的方式,3個月的時間裡買入金額才花了3000萬美元,還分成了兩個市場操作。

槓桿的運用也比較謹慎,靠近262點買入的槓桿會高一些,但買入的金額少,平均算下來差不多在10倍左右。

對於炒賣外匯來說,這樣的操作絕對屬於保守派,20倍甚至50倍槓桿才是常態,等進入電腦時代之後,100倍的槓桿都有。

劉元昊知道在9月份的“廣場協議”簽訂之前,日元兌美元會緩慢的升值到240:1,期間並沒有大的波動。

他也不急著搞大動作,就保持這樣每天啃一點的進度就好。

文華東方酒店,劉元昊應香江“名牌大王”潘迪生的邀請來喝下午茶。

潘迪生的父親是香江鐘錶行業的頭面人物,從中學開始就將他送去國外讀書,一去就是9年,不僅開拓了他的眼界,也鍛鍊了他的能力。

回港後,他拿著從家裡借出的500萬港幣當啟動資金在置地廣場租了一個店面,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83年,潘迪生泡到了當年的大馬小姐冠軍楊子瓊,隨後他在香江成立了一家德寶電影公司。

通過拍電影的方式,即宣傳推廣了自家的品牌,又推楊子瓊上位收穫了芳心,同時票房收入上也有一定的回報,可謂一箭三雕。

今年三月,邵六叔的三哥邵仁枚去世,邵氏電影失去了一根主心骨,無意再經營電影業的邵六叔將院線盤給了潘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