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 作品

第161章 哥哥,餵我

  又或者是在工廠打工,為生活奔波,踩了一個又一個的坑?

  記憶已經久遠,很多事情已經想不起來了。

  但是唯一可以記清楚的就是,不管是誰,在20歲那個年紀,都沒有這種成就!

  後生可畏啊!

  整個音樂界,頓時形成了三種心理模式。

  最底層的音樂人直呼好牛逼,不停的轉發擴大影響,毫不猶豫的展現著音樂界大佬的威力。

  彷彿與有榮焉一樣。

  彷彿樂壇有這種大佬存在,就能重振雄風一樣。

  而處於生態鏈中層的音樂人,心中頓時動力橫生,感覺自己努力也可以一樣。

  當然大部分處於生態鏈中層的音樂人,主要心理還是感受到了濃烈危機感!

  對!

  就是危機感!

  因為大部分處於中層的音樂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你說有啥經典好作品麼,沒有。

  但你要說沒作品吧,他還真有一些。

  面對一個年輕小輩如此兇猛,心裡怎麼可能不慌?

  看來是真要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啊!

  至於站在樂壇高層的音樂人,大部分都是頗為欣慰,感覺樂壇真是後繼有人。

  未來成就會達到什麼程度?

  最近這些年吧,華語樂積弱許久。

  不說別的,就象徵音樂最高殿堂的全球「曲聖獎」,已經多年沒有被華國出現過了。

  要知道,這個四年一屆的全球「曲聖獎」曾經可是經常被霸佔在自家一畝三分地!

  這其實就是人所站的高度不一樣,想問題也就不一樣的狀態。

  隨著專題採訪的播出,最年輕金牌作曲人的標題瞬間充上熱搜。

  各種標題在熱搜榜上來回橫跳。

  【全國最年輕金牌作曲人誕生!】

  【一個拉低金牌平均年齡線的天縱奇才!】

  【直言不想當金牌作曲人的作曲人,究竟所為何?】

  【金牌作曲人的創傷,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

  【年輕在校大學生,成為金牌作曲人的秘訣。】

  【天才或許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樣!】

  這些新聞持續不暖的吸引著人們的關注。

  ...................

  ...................

  網絡上熱度不斷,唐言生怕被人圍觀,最近幾天就舒舒服服的躲在音樂學院的宿舍裡。

  哪也不去。

  每天小日子過的是悠哉悠哉。

  不用為了太多事情去犯愁。

  只不過。

  唐言是啥也不幹,躺平了,舒服了。

  但是顏傾嬋那邊。

  卻遇到了一樁棘手的緊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