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杜如顏 作品

第91章∶李孝恭悵然若失,炎國…怎麼會是他!

  勢弱時要有人甘願獻身送死,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不願遵從他們的理念。

  畢竟,生命本是平等,憑什麼,要為他人而死。

  快步離開。

  小玉子卻還在哭著:“辛先生,他們,能回來嗎?”

  雖是五歲,可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幼時多次揪心的經歷,讓她心智無比成熟。

  辛棄疾低著頭:“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他腦子裡亂亂的,不斷重複。

  好像是在回覆小玉子,又好像是在回覆腦子裡那些人的聲音。

  “辛先生,活著回去啊!”

  “回去,替我們報仇!”

  “替我和殿下說,我堅守到,最後一刻。”

  “辛先生….”

  “辛先生….”

  “…….”

  一聲聲,一句句,迴盪於辛棄疾腦海,讓他渾渾噩噩的帶著小玉子離開。

  路上,他渾濁的眼眸逐漸變得清澈。

  殿下,那個男人,叫做殿下!

  辛棄疾眼眸灼灼,他好像,找到了….生的意義。

  或許說是曾經生的意義,他要為那個男人,奮戰至死方休。

  倏忽間,看著一個個老弱婦孺在乞活軍帶領下,離開這片世外桃源,他又想起了一些事。

  不,更具體而言。

  是一個畫面。

  朦朧的夜色之下,一名名身穿黑衣之人,策馬提刀,於他眼前擋著,站成一排,雖人數少但氣勢奪人,比千騎都要聲勢巨大。

  這是一個熟悉的畫面,這些天不斷在他記憶閃爍,但也只有這麼一個畫面。

  然而今天,他看的更清楚,也聽的….更仔細。

  朦朧月光下,那些日子聽的窸窸窣窣的聲音,在今日變得無比清楚。

  那些聲音,那些聲音….

  鏗鏘有力,充滿決然。

  甚至此刻的辛棄疾都忍不住停下來,與腦海中的那些人,共同聲勢磅礴的吟唱。

  “使命下達,一往無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隨!”

  辛棄疾呢喃著。

  第二句,繼續呢喃。

  聲音也變得更大。

  “使命下達,一往無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隨!”

  第三句,還在呢喃。

  眼中的迷茫之色,也隨著呢喃,變得越來越清楚。

  “使命下達,一往無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隨!”

  第四句,第五句….

  原本是呢喃,到最後卻變成雷音。

  朦朧的記憶也隨著呢喃,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摸得著。

  甚至畫面被帶回了少年時代,他來到一處墳墓前。

  來到這處墳墓,你好似能夠聽到那一聲聲聲嘶力竭的吶喊,萬名的悲泣聲,祭祀古音,將那氛圍也渲染上了幾分悽慘悲涼,就如同置身於那一個黑暗時代。

  下一刻,似有青煙渺渺升起,他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好是變得朦朧起來,一切都是如同置身於夢境之中。

  如真似幻,撲朔迷離。

  辛棄疾宛若見到了,有一道偉岸的身影就在不遠處浮現,很是朦朧,就跟被一層迷霧籠罩著一般,使人也看不真切。

  “少年郎,我漢家天下如何?大宋天下….如何?”

  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還帶著幾分熱切之色。

  從這聲音裡能夠聽出,這定是一個極為豪爽的漢子,也定是….漢家坐鎮一方的大將軍。

  不知為何,辛棄疾不禁眼眶微熱,看著眼前那道身影,只覺得心裡有幾分酸楚。

  在那個衣冠南渡,人吃人的時代,鮮少有人能夠想象得到,在那北方,在那中原的大地上,還能有著許多漢家的悲軍….

  仍舊在孤軍為漢土在奮戰著。

  而他們大多屬於流民,甚至不能算是有編制的軍隊,不被世人承認,就這般憑藉著一腔熱憂,在做著無比頑強的抵抗。

  而….若是眼前男人活著,漢家,大宋,何至於此!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老百姓也都能安居樂業,國盛民強!異族,不好侮!”

  雖大宋是黑暗天下,但他不想,哪怕是夢境,也不想眼前的大將軍擔憂。

  死者,就應當,無憂無慮活著,不必為生者擔憂。

  “那就好,那就好!”

  他好似長長鬆了一口氣,隨即又大笑了起來,笑的極為癲狂,那笑聲也猶為刺耳。

  在其身後,又宛若還有幾道身影浮現,一併在那裡大笑著。

  這些人,一直都掛念著,掛念著大宋。人們卻早已遺忘了他們,甚至都沒有人將打了勝仗或者敗仗的消息告知….

  就這般在孤墳中靜靜的守候著,等待著有人能告知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消息。

  但誰又可曾知道,這….

  卻是他們心心念念,期待無比的消息。

  辛棄疾只是靜靜的望著,心情也是分外沉重。

  “內外六夷,各安本業,退出中原!!!”

  那一道道聲嘶力竭的吶喊,那一聲聲瀕臨絕望的呼聲,猶如還在耳邊迴盪著。

  “少年郎,大好河山,拜託了….”

  那道聲音抱拳,衝著辛棄疾深深一拜,其身後的那幾道影子同樣如此,就宛若將最為珍貴的東西託付一般。

  辛棄疾眼眶也有些溼潤。

  “嗯。”

  “辛某在,漢土則在。”

  聲音平靜,但卻是沉甸甸的承諾。

  隨著這一聲落下,畫面流轉,再次回到現實。

  “辛先生?”

  懷中小玉子詫異,身旁也有許多人,被他的聲音給吸引住停下。

  辛棄疾從那幻境中走出之後,眼中再無迷茫之色。

  他記起來了。

  夜色下。

  那些人,那些聲音。

  王歌、朝天海、方雲上….

  畫面上一個個人,不再是冰冷的畫面,變得炙熱,充滿溫度。

  那些人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那些大宋的將軍,也把他門熱切的夢想,寄託在他的身上,他也寄託於他人,寄託在,那名為殿下的….那個男人身上。

  “小玉子,我,想起來了。”

  辛棄疾擲地有聲。

  “想起來了?”小玉子驚喜至極:“辛先生,是曾經的記憶?”

  “嗯。”

  “那….那你是誰!!”

  “我?”

  辛棄疾又變得迷茫。

  小玉子看著,仔細的看著,只見眼前這個男人,眼神充滿憂鬱,額前還有一縷秀髮隨風飄蕩,看起來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大宋敗將,辛棄疾。”

  “如今為,炎國魏武卒之統帥,辛棄疾。”

  辛棄疾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

  另一邊。

  林尋奕等人還在佈置著陷阱等事情。

  他們臉色都是陰霾陣陣。

  林尋奕嘆氣道:“這一次,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夠活著回去。”

  活著….對他們這些人,變得無比奢望。

  “辛先生,您怎麼來了?”

  就在這時,一道驚訝聲響起。

  也讓林尋奕等人錯愕住了。

  他們望著那辛棄疾,沉默無言。

  半晌,林尋奕則開口問道:“辛先生,為何回來?”

  辛棄疾注視著他,也注視著周圍這些視死如歸的人,認真道:“那些年,漢家人沒能庇佑你們,而如今,他們願意。”

  “不知各位,能否給他們一個機會?也給辛某,一個機會?”

  聲音擲地有聲,所有人再也看不到辛棄疾眼中迷茫之色。

  這讓他們不禁想到,莫不是….辛先生恢復了記憶?

  剎那之間,他們黯淡的眼眸變得明亮,沒有人開口,但都是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多少把握?能護住我們?”

  林尋奕眼眸最為明亮,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

  夕陽下。

  只見,他們共同注視著的那個男人,不卑不亢,拱手回應:“十成!”

  “在下辛棄疾,願為漢家,庇佑爾等漢家兒郎!”

  …….….….….….

  大唐。

  幽州邊境。

  炎國、新羅與高句麗的戰爭日漸激烈,從炎國加入戰爭後,他們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足足快要兩個月,所以也就傳到了大唐邊境。

  李孝恭看著第一手的情報眉頭緊皺,直接陷入了沉默。

  這炎國,也太會….

  引起戰爭了….

  與大唐戰事沒結束多久,就和高句麗打上一仗,而且這一仗還足足持續快要兩個月。

  好戰之國,這在只有一城之地的地方,是很難看到的。

  他們都祈求著大國不打他們,而不是像炎國這般主動惹事。

  炎國,這個全新的國度,它的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他若有所思,對這個神秘的國度無比好奇。

  而有關這個國度更具體的消息,顯然曾經身為俘虜的程咬金等人,更加具有話語權。

  只是程咬金等人,按照柴紹等人預估,以他們的腳程,最快也得在這幾天才能抵達幽州邊境。

  別人家炎國使節團,從幽州邊境到炎國國土,只需要十幾天時間,而程咬金等人,為何需要快兩個月?

  這是因為,炎國使節團對這片土地無比清楚,熟人能走的更快,而且他們腳下也有馬匹,快馬加鞭才用十幾天走完。

  但是程咬金等人不同,他與他的軍隊,皆出自長安城,而且還沒有馬。

  走的,自然更慢。

  從情報上說,尉遲敬德已經於半個月前,率領人和程咬金見到面了,正護送他們回來。

  只要等他們回來,從程咬金口述,他們會對這個新生的國度,更加了解!

  “炎國啊,你將不在神秘。”

  李孝恭眼眸微眯。

  身邊有個神秘的鄰居,他睡得也不踏實。

  “報!!”

  “大將軍,有情報!”

  就在這時,有斥候於門外朗聲大喊。

  李孝恭深吸口氣:“進來。”

  那斥候很快走進,然後給李孝恭遞上一封信,來自於他們探子打探到的炎國情報。

  李孝恭頓時好奇無比,打開查看。

  這不看還好,一看大驚失色。

  “這,這,怎麼可能!!”

  他瞪大眼睛。

  錯愕!

  震驚!

  不敢置信!

  雙手顫抖的拿著信件,無比慌神,緊張。

  還沒退下的斥候不禁驚慌,一向以穩如泰山著稱的河間王李孝恭,他們的大將軍,為何變得如此?

  到底是什麼不好的消息?

  “將軍?”

  斥候忍不住開口。

  一向穩重的李孝恭,就彷彿沒注意到這個斥候的存在,嘴裡喃喃有詞。

  “炎國中,怎麼會是他,怎麼會是他,怎會,如此..…”

  “不該如此,不該如此的啊….”

  “炎國,炎國,它到底是….”

  他悵然若失,無比的,不敢置信。

  …….….….….….

  ps∶求一些月票,感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