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6章 隕落

 圍城的軍隊並沒有出現什麼意外,年輕人也沒有什麼投降的想法。 

 後面的事老人就不需要知道了,他的任務已經完成,剩下的就交給野心家們表演了。 

 老人的名字叫張角,大賢良師、天公將軍那個張角。 

 張角死的很平靜,沒有掀起任何波瀾,甚至知道的人都不多。 

 死的時候也沒有電閃雷鳴、狂風呼嘯。 

 更沒有斬斷大漢氣運,咆哮問蒼天那種豪邁。 

 只是靜靜的死在了床榻上,不知什麼原因,也不知年歲幾何。和他的那些豪言壯語、鬼魅妖術、神秘傳說一起死在了床榻上,安安靜靜…… 

 與此同時。 

 洛陽被一則消息震得惶恐不安,魑魅魍魎都出來希望從中謀劃些什麼。 

 射聲校尉王弋上表辭官,準備回家守孝。 

 這倒沒什麼,也沒人在乎一個小小的校尉想幹什麼。 

 只是王弋並不是為自己父母守孝,而是代替皇子劉協為已故的王美人守孝。 

 這個問題就大了,首先這不合禮制,劉協的年齡是小了點,但不是死了,你一個侄子來湊什麼熱鬧? 

 其次就是你一個外戚不好好在家待著跑到洛陽來幹什麼?看到劉協長大坐不住了?想要掌權?你也配? 

 最後則是陛下為什麼會答應?難道真的想立劉協為太子嗎?盧植為什麼一點兒反應都沒有?難道支持的是皇子劉協嗎? 

 何氏很恐慌,找來何進商量對策,何進則打算問問自己的幕僚袁紹。 

 袁紹知道這個消息後無奈的笑了笑,本想弄個假的,誰知道找到了真的頭上? 

 袁紹只能告訴何進:“太晚了,如果提前一天知道我們都不會這麼被動,有的是方法弄死他。現在太晚了……” 

 確實晚了,王弋閉門謝客,在洛陽過起了守孝的日子。 

 只不過王弋玩兒了個心眼,他袁本初可以來洛陽隱居,那他也可以將甄姜的府邸贈予盧植,在盧植的新府邸中守孝。 

 盧植人雖然從詔獄中撈出來了,可官職卻被一擼到底,自然住不了尚書府。那麼弟子送老師一個宅子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嗎? 

 袁紹當然不會毫無動作,第二天的時候劉宏下旨封了王弋為遼隊縣後,他在其中看到了機會。 

 袁紹自然不會蠢到去質疑王弋的功勞,以劉宏的脾氣,這個縣侯裡面有多少含金量誰能說得清?他看重的是遼隊縣這個地方。 

 袁紹找了好久的地圖才知道遼隊到底在什麼地方,看到遠在幽州的遼隊他嘴角露出了笑容。 

 想讓王弋死在洛陽是基本不可能的,一旦王弋在洛陽出了問題,所有的目光都會集中在何進身上。 

 袁紹的想法簡單實用,縣侯大人,既然光宗耀祖了,那就回你的封地去玩兒泥巴去吧?這回去的路上遇到個山匪劫道那就只能說你倒黴了。 

 甚至袁紹已經將人選定下來了,死士他可以出,帶隊的必須是甄儼。 

 世家兩頭下注這種事在漢末來說基本上就是潛規則,沒人會在意這些。不過想要獲得重用就必須證明自己是真心投靠,弄死個妹夫也不是什麼不能做的事。 

 第三天早朝,御史臺開火了。 

 各路大神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從上古說到當下,從經典說到常例,核心思想只有一個,王弋守孝就回封地去守,守陵就去文昭陵,在洛陽待著算怎麼回事? 

 更有甚者直接就說王弋心不誠,就是在敷衍博取名聲,說不定是為了攀附權貴。 

 其實不用懷疑,他們說的都對,可問題在於不能說出來啊。 

 這人啊,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越是失去的就越會珍惜。 

 王弋不出現還好,隨著時間推移劉宏可能會將對王榮的思念轉換到劉協身上。 

 現在王弋的出現讓劉宏越來越懷念王美人,越來越覺得惋惜。 

 劉宏是個喜歡詩詞歌賦的人,恰好王榮很擅長這些,這就給了劉宏一個懂他的人離他而去的錯覺。 

 朝會不歡而散,御史們也不著急,在朝堂上想要弄死一個人從來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需要循序漸進,到時候他們會將王弋的祖墳一起揚了。 

 這就是袁紹的謀劃,他到現在也沒將王弋當成對手,想著能在朝堂上弄死你就弄死,弄不是就讓你在回封地的路上死,反正不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