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02章 進擊的袁氏(終)

 “罷了,看在元圖的面上……” 

 聽到袁紹這麼說周昂鬆了口氣,誰知袁紹話鋒一轉:“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重責四十,免去官職入監!” 

 “主公!主公……”周昂趕緊解釋這事兒和他沒什麼關係,但一旁早已準備好的士卒哪能等他解釋?拎胳膊拎腿兒就將他拖走。 

 見到袁紹氣還沒有消,郭圖趕緊說道:“主公,攻城器械馬上準備完畢,只需主公明日親臨,洛陽立破!” 

 袁紹聽到這話心情終於順暢了一些,揮手示意眾人離開,自己一個人開始思考進入洛陽後的對策。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作為知道歷史的王弋都不敢獨自思考戰略,二把刀袁紹居然不想聽取他人的意見。 

 唉……袁本初啊袁本初,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我不要你以為,我只要我以為。 

 捱了一頓毒打後周昂被人抬到帳中,周昕和周喁一直再等他。 

 “唉……”周昂嘆了口氣,有些不忿的說:“四世三公袁本初就這等水平?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會稽,至少王朗不會肆意責罰我等!” 

 周昕和周喁也是一樣的心情,他們都不打算和袁紹玩兒了,這種思維誰受得了啊! 

 這三位居然還有臉罵別人,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袁紹擅長的是謀算,這就意味著他十分看重情報和密探。 

 昨天袁紹得知了一個情報,周昕在晚上見了一個人,這個人袁紹不僅認識,還很熟。 

 昨夜周昕見的人叫陳逸,和袁紹有數面之緣。 

 陳逸不是一個有名的人,不過他的父親卻很有名望,舊太尉陳蕃,歷任太傅、錄尚書事。 

 袁紹在黨人中也有眼線,知道陳逸是黨人一黨,如今在為長安偽帝劉辯效命。 

 這就不能不讓他懷疑周昕和長安有關係了。 

 搞陰謀的人總會以最陰險的思維去審視目標,既然懷疑了周昕,那就要動手解決掉,掌握兵權的周昂就是他的第一步。 

 那麼陳逸真的是來拉攏周昕的嗎? 

 其實不是,周昕是陳蕃的弟子,陳逸和周昕關係不錯,他正好路過,順道過來敘敘舊而已。 

 不過他路過洛陽就有意思了,因為他剛剛從冀州回來。 

 看來王弋的地盤裡很快就要不太平了啊…… 

 一夜無事,第二天一早袁紹便調兵遣將,準備一鼓作氣幹掉曹操。 

 大軍來到洛陽城外,袁紹派人搦戰,希望能夠先聲奪人。 

 他這邊上場的是文丑,而曹操則派出了夏侯惇。 

 二將通明過後瞬間戰作一團,夏侯惇的武藝無需懷疑,文丑和他也是半斤八兩。 

 相交四五十合後見段時間難以取勝,曹老闆便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他吩咐身邊的曹洪說道:“瞄準那將,射一箭。” 

 曹洪領命,彎弓搭箭射了出去。 

 可惜曹和夏侯雖然有關係,可妙才的神射曹洪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冷箭被文丑輕鬆格擋。 

 “卑鄙小人!”文丑大喝一聲,越戰越勇。 

 眼見自己的計劃失敗,曹操下令鳴金,折了好兄弟可不行。 

 與此同時袁紹也登上大車,親自擂鼓助威,下令全軍進攻。 

 曹操等的就是這個時機,洛陽城門忽然再次打開,一隊士卒拼盡全力衝向袁紹的井闌。 

 井闌十分脆弱,袁紹也派重兵把守。 

 然而風水輪流轉,這次曹老闆闊綽了一回,那些士卒身上還穿了甲。 

 甲在戰爭中的作用無需多言,頂著攻擊砍瓜切菜般殺到井闌旁開始放火焚燒。 

 袁紹氣不過,鼓聲更加急促,為的就是一舉攻下洛陽。 

 可洛陽巨大無比,三四萬人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在滾木礌石的加持下袁紹的士氣終於扛不住了。 

 這回輪到袁紹收兵,今天可謂是損失慘重。 

 即便手下將領已經頗有微詞,袁紹就是不低頭,下令好好休息明日繼續。 

 就這樣連續攻打了數日,雖然折損剝奪,可曹操已經是輕弩之末了,城頭的士卒越來越少。 

 看到這種場景袁紹果斷下達拼命的命令,自己甚至冒著危險頂著箭雨來前線和士卒並肩作戰。 

 曹操咬著牙在拼死抵抗,他早就親自動手了,甚至連禁軍都用上糙勉強守住。 

 如今曹操並不恨袁紹,他倒是對王弋感到十分憤怒。 

 他已經爭取這麼長時間了,王弋那邊怎麼還沒有動靜?以前兩人可是很默契的! 

 若論心黑天下比王弋更黑的人可不多,他也在等,等待曹操袁紹二人元氣大傷的時候。 

 如今這個機會終於到了,前兩日斥候回報說曹操快頂不住了。 

 傳令兵從鄴城四散而出,接到命令之後將領們提起精神準備大幹一場,就等夜晚來臨了! 

 夜晚也終於如期而至…… 

 ps:說一個書中有爭議的人——蔡琰。 

 個人認為蔡琰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她只是運氣不好罷了。 

 從她給崔琰求情和拒絕曹操的書佐這兩件事裡面就能看出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可謂是將曹老闆的心思捏得死死的。 

 崔琰是曹操十分喜歡的人,王思因為承認錯誤反而升了官,崔琰沒道理因為一件小事要被處死。然而蔡琰卻能憑藉薄衣裸足將崔琰救下來,而且時機和話語說的恰到好處,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只會詩詞歌賦的才女那麼簡單。 

 拒絕書佐就更有意思了,崔琰最終因為魏王事件被處死後,蔡琰寡居在家。曹老闆問蔡琰還記不記得家中藏書,希望她默寫下來,並且提供書佐輔助。 

 蔡琰沒有拒絕寫書,卻拒絕了書佐,理由是男女授受不親。 

 這和授受不親根本扯不上邊,蔡琰什麼風浪沒見過,默寫個書就能授受不親了?個人認為蔡琰是看穿了曹老闆的心思,委婉的拒絕了。 

 曹老闆的愛好大家都懂,但蔡琰身份特殊,作為大家閨秀和師妹自然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直接抬回去做妾,肯定要先試探一番。 

 所以我個人認為蔡琰很不簡單,我看歷史的習慣就是在文字縫隙中去思考歷史的軌跡,而不是直接在字面上嘗試理解。 

 個人想法,不喜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