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06章 王弋的策略

 而且魯肅現在已經從別駕掾吏當場升職成州牧高級幕僚,他現在的官位是從事。他的長處在於膽識以及戰略眼光,想要完全發揮出他的才能這種事就不能隱瞞。 

 魯肅聽完後在心底暗自佩服老一輩士人的能力,謀劃佈局、見招拆招的能力真是讓人望塵莫及。 

 不過他也不會服輸,雖然不會再出現“榻上策”這種神論,但他依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以肅愚見,如今我們最大的敵人既不是佔據洛陽的曹孟德,也不是坐擁五州的袁氏,而是在荊州的劉景升。” 

 魯肅行了一禮侃侃而談:“青州貧瘠、兗州破敗,洛陽更是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袁氏兄弟反目徐州必定會成為新的戰場。劉景升這次雖然敗了,可荊州沒有傷筋動骨。以他的能力想要恢復過來輕而易舉。臣以為應將荊州拖入戰局,消耗荊州的實力才行。” 

 “提前佈局嗎?”王弋喃喃一句,陷入了思考。 

 魯肅的話給王弋提了個醒,這段時間光顧著研究袁家去了,荊州竟然被他忽視了。 

 荊州人才濟濟不是一句玩笑話,由於劉表之前的智熄操作讓很多世家將避難的地方選擇在冀州。 

 可王弋對世家兼併土地不妥協的態度讓不少人認為他不甚友好,所以又搬到荊州去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作為人主王弋不能向世家妥協,一步退步步退,妥協一次就意味著以後都要妥協。 

 而且荊州也不缺乏猛將,黃忠魏延這種不必多說,文聘蔡瑁同樣不能小覷,甚至就連黃祖也不是什麼弱雞。 

 再加上馬家的加入,補全了荊州只有步卒和水軍這個缺點。 

 所謂“外行講戰略,內行看後勤。”荊州同樣非常富庶,地大人多、潛力十足。 

 除了沒有馬以外,荊州其實是一個非常適合起家的地方。 

 前提是有人能解決荊襄那些勢力龐大的士族,理順好盤根錯節的關係。 

 “提前佈局沒什麼問題,但我不希望將荊州拖入中原戰局。”王弋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但他有這麼做的理由:“我們距離劉景升足夠遠,以他的性格只會想辦法結交我們,而不是去攻伐我們。子敬,孫堅這個人你瞭解嗎?” 

 “孫堅孫文臺?”魯肅想了想說道:“我倒是知道一些,孫家在吳郡的名聲不小,可這和荊州有什麼關係嗎?您懷疑他會在益州做大做強?不可能吧,以益州的形勢沒有十幾年根本不能成事。十幾年時間中原都打完了。” 

 魯肅很自信,巴蜀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現在就是塊兒破地方,有著和荊州相同的麻煩——世家宗族。 

 王弋苦笑道:“孫文臺和劉景升不同,劉景升會殺掉一部分不聽話的來震懾其他人。孫文臺則會殺光他覺得不會聽話的人。” 

 “如此暴虐?”魯肅聞言大驚道:“可這麼殺下去他以後用什麼人啊?” 

 話雖這麼說,魯肅還是有點佩服那位的,這是解決宗賊穩定益州最快的辦法,就是代價有些大。 

 和魯肅持相同看法的人不少,劉曄勸說王弋:“主公,大可不必太過擔憂益州。即便那孫文臺能迅速統合益州,他想要出兵也非常困難。益州天險固然能保護他不被外敵侵擾,同樣也能制約他出兵的方向。況且益州也不是很安生,我聽說那裡蠻族頗多,足夠他處理很長時間了。” 

 就連荀彧也不看好王弋的想法,說道:“主公,我們應該著重於眼前,益州對我們來說過於遙遠,重點關注即可,無需過於分散精力。” 

 王弋有點著急,這些人不清楚孫堅到底有多猛,萬一真讓他成事兒了就是個大麻煩。 

 於是他說道:“若他拿下荊州呢?退一步來講,他若和劉表聯手呢?益州確實不容易出兵,但在益州種田就夠了,支援劉表和我們打持久戰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魯肅試探的問道:“所以主公的意思是讓他們先鬥起來?” 

 “對。”王弋點點頭:“不能讓他們閒著,一旦我們在中原拿到優勢,其他人一定會聯合起來。聯合討董是為了名望,若有一天聯合討王,那必定是因為恐懼。而這種恐懼一定會出現,因為他們當了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