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18章 劉巴的計策

 劉俚差點嚇死,這要是雙方真打起來,兵荒馬亂的自己必死無疑。 

 當真是一路走得戰戰兢兢。 

 王弋得知一切後有種不祥的預感,看來那個時代終於還是來了。 

 那個“我降君敢用?君降必重用!”的時代……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未來的世道註定精彩紛呈,可王弋卻一點也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經歷了最初的不適應,諸侯們的人格魅力開始逐漸展現,有志之士們也開始逐漸成長起來。 

 再加上歷史的改變,王弋的先天優勢只剩下對一些名人的性格瞭解。 

 然而性格是最難揣測的東西,時勢造英雄就是這個道理,面臨的場景轉變,王弋也不確定對方會不會做出和歷史上相同的選擇。 

 王弋無懼任何挑戰,但他討厭變數。 

 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王弋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有很多英明的領導者會做出一些看似愚蠢的決定。 

 穩才是一切的根本,擁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諸葛亮六出祁山或許真的不是一個好選擇,但他承擔不起任何失敗的可能。 

 胸口的傷疤總是會隱隱作痛,無時無刻不提醒著王弋冒險是要付出代價的。 

 於是王弋不在理會劉俚的事情,而是去接見了劉巴。 

 說起來劉巴的遭遇和甄儼差不多,歷史上曹操派劉巴招降荊南三郡,結果被劉備搶先一步,幾經輾轉自己最終也被劉備得到。心向曹操,最終還是做到了蜀國的尚書令。 

 不過此時劉巴沒有這段坎坷的經歷,雖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但他少年揚名,很是自命不凡。 

 這次甄儼能說動劉巴主要是因為劉巴對幽冀之地也很感興趣,劉表已經找過他很多次了,他都沒答應出仕。 

 “子初,幽冀寒冷,多少有些不習慣吧。”王弋對劉巴很客氣,甚至用上了最高禮節——青銅大鍋燉羊肉。 

 劉巴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州牧關係,在下感覺天氣尚可接受。能見識到各種從前不曾見過的風光,也不覺得有多麼寒冷了。” 

 王弋樂了,心道這位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還真就和他談天氣。 

 於是他乾脆也打起了太極:“既然如此,不如我找個人帶你逛逛?” 

 “不必如此。”劉巴拒絕道:“幽冀治安不錯,我自己隨便走走就好。” 

 接下來兩人就各地的人文趣事聊的不亦樂乎,隻字不提為何要請劉巴過來。 

 難道他們兩個真的就不著急嗎? 

 當然不可能不著急,幽冀作為其他人眼中天下最強的力量,致命的破綻絕不能從它的領導者口中說出來,否則不僅是這個領導者無能,他的臣下也都是一群廢物。 

 王弋為了改善經濟都要急死了,但是他不能先說。 

 這種話只能是問策時候的問題,卻不能成為拉攏賢才的藉口。 

 況且甄儼在面見劉巴的時候必然透露了一些幽冀面臨的窘境,王弋想要讓劉巴做什麼他心知肚明。 

 王弋確實求賢若渴,但手下絕不能出現駕馭不了的人。 

 劉巴同樣也在試探,他想要看看王弋有多看重他,畢竟搞經濟的人都喜歡將待價而沽,更何況是他自己呢。 

 王弋沒想到劉巴這麼沉得住氣,劉巴則覺得王弋對自己的需求並不是很大。 

 有趣的是,兩人對彼此的想法心知肚明,卻誰也不願意邁出第一步。 

 最終,在酒宴即將結束,王弋準備鬆口的時候,劉巴先將問題引入了正題:“使君,我這一路觀瞧,發現冀州果然富庶,百姓大多都有餘糧,不知使君是如何做到的?” 

 聽到劉巴換了稱呼,王弋長舒一口氣,心道還好平時荀彧他們教導的多,若是像以前那樣一上來就將什麼都抖出來那才真是丟人。 

 “原因無他。”王弋笑笑說道:“我收的農稅很低,我對麾下官員的最低要求就是治下絕不能有一個餓死的人。” 

 劉巴聞言起身行了一禮道:“多謝使君體恤百姓,只是既然使君治下如此富庶,尋我來又是何意?” 

 “唉……” 

 既然劉巴說開了,王弋也就不裝了,嘆息道:“百姓雖然富庶,但幽冀並不富庶。州府沒有多少餘錢,甚至……沒有多少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