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28章 染血的洛陽(三)

 走出大將軍府,蔡琰鬆了口氣。 

 曹操對她懷疑到什麼程度不重要,反正自己一定會被監視。 

 關鍵的是韓說兒子的官,蔡琰給要過來了。 

 面對自己老師的要求曹操不可能拒絕,再說韓說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給了就給了。 

 但是曹操會將韓說送給蔡琰,不代表他會將韓說全家送給蔡琰。 

 以曹操的精明程度,一定會給韓說兒子一個官職,將其留在身邊。 

 這是上位者的通病,他們不允許出現自己超出自己掌握的事情出現。 

 當然曹操也能選擇將韓說一家都送到冀州,可惜他不會那麼做,因為索要的人不同。 

 如果韓說是王弋開口要的,曹操絕對會敲鑼打鼓掛上花將其全家送過去,弄得全天下都知道。 

 但開口的是蔡琰,連他老師蔡邕都不是,蔡琰在曹操這裡還沒那麼大的面子。 

 不過蔡琰也不是真的想將韓說帶到冀州,韓說只是個棋子,連棄子都算不上,他對整個棋局來說沒有任何作用。 

 馬車碌碌的行駛在洛陽大街上,這裡早已沒了往日的熱鬧,人們帶著面巾、捂著口鼻,低頭匆匆而過。 

 如果不是生活所需,相信他們絕對不會出現在大街上。 

 即便如此,行人的眼神中也滿是警惕,他們懷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懷疑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將這份懷疑付諸於行動。 

 蔡琰親眼看到一個人只是咳了一下,或是因為緊張被口水嗆到。 

 但下一刻,他身邊所有的人都四散開來,如見惡鬼。 

 那人想要解釋什麼,但已經沒有機會了。 

 有人抄起一根木棍一下子砸在他頭上,隨後丟下木棍就跑。 

 那人被敲暈在地,你以為他的結局是醒來罵上一句晦氣嗎? 

 可惜並不是,那個人再也沒有機會醒來了,周圍的人壯著膽子靠過去,拾起木棍對著那人的腦袋又是一下! 

 又一下,又一下…… 

 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就這樣慘死在街頭,圍觀者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他們都戴著面巾,沒人知道他們到底長得是哪般模樣。 

 況且他們殺掉的還是一個可能患了傷寒的人,除害殺毒這是功德…… 

 看到那些人眼中的漠然,蔡琰就知道這已經不是第一起殺人案了,甚至可以說這都成了洛陽底層民眾之中的潛規則。 

 街道邊的店家熟悉的拿出一個神像和銅盆,燒了一把紙錢後拜了又拜,熟練得讓人髮指。 

 蔡琰覺得這些人愚蠢透頂,有病不去治,求神有什麼用? 

 這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那個她曾經無比崇拜的人。 

 曾經她也信神,相信所有的鬼神,可在她最絕望的時候沒有一個神明向她伸出援手。 

 而她那無比高大的父親,在和皇帝的奏對中居然說出了天災禍患和婦人宦官干政有關。 

 真的是無比荒謬! 

 自那之後她便知道因果都是扯淡,鬼神皆是謊言,父親偉岸的形象坍塌了…… 

 不過蔡琰現在已經釋懷了,在官場上待久了,她不確定那些話到底是父親想說的,還是別人想說的。 

 這些都是陳年的無頭公案,沒人能說得清。 

 現在蔡琰更關心的是自己,自己未來將何去何從? 

 一輩子在王弋手下當官是不可能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女人更甚。作為才女,她的感情尤為豐富。但官場上不講感情,只講交情。 

 她清楚自己早晚有一天會壞了事,或許做完這件事後,也是時候隱退了…… 

 胡思亂想間,馬車來到了韓說家門口。 

 別看韓說官不大,但家宅可不小。 

 韓家世代居於洛陽,家中沒出過大富大貴之人,也沒出過禍害敗家之輩。 

 就這麼不溫不火的也攢下了一片基業。 

 韓說聽到門房通傳說是一位小姐求見,他還以為是自己兒子惹得風流債。 

 結果打開名帖魂兒差點嚇出來,心中疑惑蔡琰怎麼會出現在洛陽? 

 不過因為蔡邕的關係,韓說還是打開門將蔡琰迎進正廳。 

 此時韓說還不知道,他親手打開了那道全家通往地獄的大門。 

 “侄女怎麼得閒來此?”韓說準備先客套兩句:“不知伯喈進來可好?許久未見了,當日他回洛陽的時候也沒找機會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