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44章 染血的洛陽(十九)

 曹操看到眼前哭泣的蔡琰是有些懵逼的,蔡琰殺的人可能沒有自己多,但見過的死人不一定就比自己少。整這麼一出到底是幹什麼?都是明白人,裝什麼糊塗鬼啊? 

 蔡琰心裡面也尷尬的直摳腳,這麼做確實擺脫了一部分嫌疑,可這也太做作了。問題是現在要是不哭,就必然會暴露出自己憂慮的神色,曹操就會懷疑到其他的地方,那才是一個大問題。 

 曹操揉了揉眉角,蔡琰老這麼哭也不是事兒,於是說道:“師妹,一個韓說而已,死便死了,何須如此傷心?” 

 我傷心嗎?我不傷心,韓說早死晚死而已,反正都得死在自己手裡。蔡琰在心中不停揣測馬懷讓她這麼做的意義。 

 之前馬懷確實將她唬住了,直到這個時候才注意到自己其實不用來曹操這裡,李儒是來洛陽公幹的,必然掌控了冀州在洛陽的整個情報系統,想要將自己安全弄出去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所以這是一步棋,可將自己下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呢? 

 “師兄,你經歷過死亡嗎?你怕死嗎?”蔡琰擦乾淚水,帶著抽噎說道:“我以為自我被退婚後就不怕死了,可如果不是今天有人請我去題字,我就已經死了!無懼死亡未必心中了無牽掛,心無掛念同樣畏懼身死……” 

 蔡琰也是沒招兒了,開始扯皮生死的問題,希望曹操的注意力能分散些。 

 果不其然,曹操在蔡琰的話裡聽出了些生死義氣的含義。他本就是個重義氣的人,於是說道:“師妹錯矣。心有牽掛,方能無懼死亡。荊軻心繫天下,刺秦於咸陽。只有心中掛念的足夠多,方可行那天下大義之舉!” 

 蔡琰鬆了口氣,心道呵,男人就是這麼好拿捏。只要你談一談理想,說一說抱負,注意力果然就被轉移走了。 

 “那荊軻是真義士嗎?莽夫而已。秦一統六合有何錯?天下分崩便是正途?”既然聊上了,蔡琰就不打算結束,開始胡攪蠻纏。 

 “錯!大錯特錯。荊軻乃真正的義士,天下分崩乃是歧途!”曹操面色一正,鏗鏘有力的說道:“荊軻刺秦乃是天下苦秦已久,他揹負的是天下大義。但那些幫助他刺秦的人卻是真正的卑鄙小人,他們只想復國過自己逍遙的生活!” 

 歷史就是這樣,即便只過了幾百年,爭議依舊很大。蔡琰學的就是經學,想要反駁曹操非常容易:“師兄,彼時秦之天下,百姓當真疾苦?” 

 “不知。我非秦民,怎知秦民之樂?又怎查秦民之苦?”曹操搖了搖頭,他這人就是這樣,其他的吹吹牛皮沒關係,學術上必須要嚴謹。 

 然而蔡琰聽到這句話心裡卻一動,這個無心之舉似乎……能幫她完成一件大事啊! 

 “師兄,我有一比。”蔡琰垂下眼簾,低聲說道:“秦之百姓苦,還是中平百姓苦?” 

 “住口!”曹操大喝一聲,隨即壓低聲音說道:“師妹怎可說這種大不敬之語?” 

 這話確實很不敬,若中平百姓過得比秦民還苦,那不就意味著大漢必亡嗎?他曹操可是勵志要復興漢室的男人。 

 可蔡琰卻知道,此時曹操心裡的大不敬絕對有另一個解釋,區區劉宏怎麼能和始皇帝相提並論? 

 “師兄,我乃婦人,喜些家長裡短之事。”蔡琰依舊低著頭,緩緩說道:“這段時間在洛陽施粥,聽到了一則傳聞。玉璽乃是被那袁公路盜走的,他想要……” 

 這回蔡琰倒是沒有騙曹操,她確實是聽說了這麼一則傳聞。傳聞說袁術手下大將呂布帶人襲擊了袁隗府邸後,袁術便匆匆退去了。 

 這點曹操也清楚,甚至要比蔡琰知道的更清楚。洛陽人那麼多,幾乎沒什麼事能真正做到掩人耳目。 

 只是曹操不明白蔡琰想說什麼,便問道:“師妹的意思是……” 

 “若袁公路以玉璽下詔,也不知王中和會不會就範,他只是個縣侯而已……”蔡琰抬起頭有些哀傷的說道:“看來冀州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或許還要回吳會避風頭。”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若說者有心,聽者就會更有意。 

 曹操心中一沉,他現在可沒什麼爵位,當初董胖子是真的為了治理天下去的,對爵位摳摳搜搜,給他封了官卻一直沒封爵。現在看來,要是袁術真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