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87章 名將第一步(上)

 不過這些對於關羽來說根本不重要,被包圍又如何?八百親衛又如何?全是步卒又如何?關鍵這裡是西河郡,這裡是美稷,這裡曾有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南匈奴王庭。 

 說來也是搞笑,這幫歸附的匈奴得到大漢封賞後還像模像樣給自己搞了個王庭。事實上這個王庭非常寒摻,完全只是個匈奴投降貴族聚集在一起享樂的地方,所謂單于更是說殺就殺。 

 如果說單于是匈奴人的王,那使匈奴中郎將就是單于的爸爸。這個爸爸還是那種封建古舊的老式家長,堅決貫徹下雨天閒著無聊打孩子的思想。 

 於夫羅的老子就是這麼上位的,上一任使匈奴中郎將張修幹掉了呼微,將羌深扶植了上來。 

 所以說於夫羅這一支其實還算聽話,大漢讓幹啥就幹啥,一點兒也不含糊。可如今大漢不是沒了嘛,於夫羅也不知是想重鑄祖先的榮耀還是實在揭不開鍋,自從馬騰和韓遂的戰爭結束後老是在幷州攪風攪雨。 

 原本梁習和關羽還算剋制,誰挑事兒他們就打誰。可年初的時候南匈奴搞了個大的,一夥兒人突襲了離石縣,搶了當地百姓春種的谷種。等關羽帶人追上去的時候,這幫人已經將穀子煮了吃了。 

 關羽可以發誓那一天梁習的帽子絕對被頭髮給頂起來了,發了瘋的梁習只給關羽下達了一條命令:“糧食我管夠,砍不死於夫羅就別回來。” 

 這個任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以關羽的武力衝過去、砍死、撤退簡直輕而易舉,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想要砍死於夫羅並不容易,他已經被關羽打怕了,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提桶跑路。美稷城的西北方向是五原郡和朔方郡,成片的大沙漠跑進去關羽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思考了很久關羽制定下了他的策略,他準備先屠殺小部落引起於夫羅的注意,等於夫羅追來的時候就跑,慢慢向美稷的方向移動。這樣既可以讓於夫羅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又能直接解決掉美稷一勞永逸。 

 是的,關羽就是想要一勞永逸。他和梁習的想法不同,梁習多少還想要進行一些懷柔的手段,但關羽只想讓他們全都去死。 

 事實上關羽成功了,經過一個多月的追追逃逃,於夫羅終於將關羽堵在了美稷附近的一座荒山上。 

 主要是這次關羽帶的兵力太少了,除了八百親衛校刀手其餘雜兵一個都沒帶。他也沒用梁習提供糧草,八百人本就不多,一個小部落的牛羊足夠他們吃上很多天。 

 山腰上,關羽注視著在山腳下喝罵的匈奴人面無表情。罵吧,罵吧。這一次他特別允許匈奴人發洩自己的憤怒。因為他要做一件事,而這件事有一個前提條件。 

 於夫羅其實也很委屈,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想開戰,完全抱著賠禮道歉來的,根本沒帶多少人。可這一路上他為六個部落收了屍,真的太慘了。男女老幼一個不留,除了充當糧食的牛羊剩餘的全部殺了。 

 是個人見到這幅場景都會生氣,於夫羅也不例外。他召集了兵馬前來追趕關羽,準備好好理論一番。 

 沒錯,他真的慫了,根本不敢跟漢人抗衡。即便現在已經包圍了關羽,他依舊派人先去詢問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然而關羽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直接砍了使者了事。 

 泥人於夫羅終於找到的自己的怒火,派人將小山團團圍住,並且開始罵陣。 

 他們匈奴蠻族能有什麼文化?只能在族譜的下三路找語言。可關羽相當沉得住氣,根本不予理會。 

 直到有人覺得罵關羽似乎不太過癮,來了一句:“王弋那個狗東西……” 

 “放肆!” 

 關羽可算是等到這句話了,大喝一聲翻身上馬,單人獨騎來到陣前一刀將那人砍死。 

 於夫羅大驚失色,趕緊出言找補:“關將軍,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鼠輩住口!”關羽哪能讓他圓回來,當即坐實了他們的罪責:“爾等鼠輩,忘恩負義。不思大漢恩德,反而辱罵大漢重臣,理當屠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