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212章 河北的沙盤(十八)

 下邳的北面是葛嶧山,葛嶧山西北角是三條河流交匯的地方。自西向東的汳水和自北向南的沂水在這裡匯聚成了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淮水的泗水。三條河流灌溉了徐州千頃良田,保得徐州衣食無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僅於此,有葛嶧山這個天然堤壩在,除非暴雨如注,否則三條河根本不可能決堤。 

 下邳就坐落在沂水和泗水的夾角處,天然的地理優勢讓下邳易守難攻,除了東面以外都有河水環繞。 

 呂岱的提議其實非常不錯,都不需要在三條河的匯聚點做手腳。只要掘開沂水,袁尚是沒有勝算的。 

 可這同樣有一個問題,且不說掘開沂水能淹沒多少良田。由於沂水被截流勢必會影響到泗水的流量,今年能有多少莊家可以長成?來年又要有多少百姓無水可用? 

 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水系工程不是挖開之後再堵上就沒事兒了的。 

 陳登想要保的是徐州,雖然陳家是第一位的,但徐州的百姓也是徐州的一部分,他不允許有人這麼禍害。 

 呂岱沒有理會陳登的反對,伸出手指在地圖上畫了幾下,張遼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 

 討厭的選擇題又來了,王弋不允許屠城,做為老人張遼很清楚是為什麼,眼下掘開沂水和屠城沒什麼分別。 

 可是如果眼下不將沂水給掘開,來年袁紹可就不愁軍糧了,這同樣也是個戰略問題。 

 張遼陷入了沉思,這件事必須考慮清楚。 

 陳登把手都按在劍柄上了,非常想當場剁了呂岱這貨。 

 呂岱倒是老神在在般不害怕,他一個手就能將陳登擺弄明白,既然陳登拿劍了,那他最多再加一隻腳。 

 “不行。”張遼思考片刻,否決了呂岱的提議。 

 “將軍體恤百姓,在下佩服。看來我也只能當一個親軍統領了。”呂岱沒有堅持,眼神中卻閃過一絲莫名。 

 陳登聞言鬆了口氣,哪知張遼說道:“我不在乎他們生死,既然你是陳兄好友,你應該知道我和他的交易吧?” 

 “哈哈哈……將軍有大將之風,看來這個親軍校尉我是當不成了!”呂岱忽然兩眼放光的看著張遼,大聲說道:“想要守住下邳很簡單,只要徹底封死東門即可。以將軍麾下士卒的勇武,只需將軍鎮守東門,我與元龍各領五百士卒鎮守南門和北門,賊軍無法撼動分毫。但是想要擊潰敵軍衝出徐州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裡便是關鍵!” 

 呂岱將手指按在了葛嶧山上,沉聲解釋:“將軍見到萬餘弓弩手,可敵軍絕不可能只有弓弩手,攻城也不可能用弓弩手。若是我,我便會搶佔葛嶧山,居高臨下可以將城中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可惜計策很好,卻有利有弊。葛嶧山山勢平緩,能夠俯瞰全城之處距離過遠,弓弩不可及。 

 袁譚久居下邳,對地形極為熟悉,肯定會派出少量斥候埋伏在此觀瞧我軍底細。 

 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的!只需一員將領引軍一千埋伏于山北,敵軍攻城我軍只需守住三天即可。三天之後城內山上於午夜同時發難,平緩的山勢有利衝鋒,袁軍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