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222章 河北的沙盤(二十八)

 “你們荀家要如何應對?” 

 “佐治,你要是拿我尋開心就去做事,我是不會讓你開心的。如果你真看不清形勢就去問問袁耀卿,你覺得我荀家需要應對?” 

 “哈哈哈……”辛毗聞言哈哈大笑,片刻後耐人尋味的說道:“千年荀氏,這一次又讓你們押對了。” 

 荀彧沒有理他,地頭繼續批閱著公文。押注這種事在沒有掀開碟子前誰也不知道結果是什麼,對錯真的不重要,有所學能所用才是應該思考的。 

 辛毗見荀彧沒什麼談性也就不在多言,他現在的事情也不少。之前下的餌已經飄出去了,由於荀攸不在,屯田的事便交由他來主管。交給韓浩做實驗的那幾家已經有子弟以遊學的名義出去了。 

 餌是香的,也是誘人的,至於能釣上來誰?辛毗很是期待。 

 有的時候真的要感嘆一下個人的渺小。無論是誰,無論有什麼樣的地位,個體在集體面前真的微不足道。樂進的死亡曾讓整個鄴城沸騰,可這種沸騰也僅僅持續了幾天,現在鄴城再一次恢復平靜,大多數人該幹什麼依舊在幹什麼。 

 畢竟天下那麼大,少了誰也不是不能活。或許真的有人在閒暇時感嘆一句樂將軍死得好慘,可絕大多數人大概都不知道樂將軍是哪一個…… 

 冀州雖然平靜了,但河北的事還沒有完。就在徐榮離開幽州的第二天,太史慈接到了朱靈的報告,稱斥候在長城之外發現了大量的鮮卑難民,要求越過長城進入幽州避難。 

 按理說這種事朱靈是有權限自行處理的,但他卻察覺出了一絲不尋常。從鮮卑逃難而來的人不少,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代郡,而是喜歡從上谷郡進入大漢。 

 原因也很簡單,代郡一直都是軍事重鎮,鮮卑人稍有逾越就會被漢人埋了,根本不給理由,一殺就是全部,老人孩子都不會放過。只有極少數沒有部落的散戶才會選擇從代郡進入大漢,他們沒有多少糧草補給,必須走最快的路線。 

 像這次這麼一大批非常少見,而且斥候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隊伍裡的家眷不少,可孩子卻很少,女人大多數也都是年老體弱的老婦。 

 要知道外族對於孝道重視程度不高,荒年的時候很多老人都需要被死亡才行,沒道理逃荒帶著老人啊。 

 朱靈一面在長城外面給他們劃了一片營地派人日夜監視,甚至拿出了一些糧草安撫人心,一面又加急往涿縣送信,希望涿縣能有個應對。 

 太史慈拿著報告和滿寵研究,那些人到底會不會是育延派來的細作。 

 “太史將軍,我還是覺得應該將領頭的人抓過來問問。放心,我親自詢問,他們會開口的。”不當人的滿寵建議簡單粗暴,他拿漢人都不當人,何況是個異族? 

 “滿太守,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得周詳些。”太史慈有著自己的想法:“我久居幽州,對異族非常瞭解,他們是不會有這種謀略的。當然!軻比能首領不算,他是我見過少有的鮮卑聰明人。” 

 “太史將軍謬讚了,我可不是什麼聰明人。”帳下柯比能連忙否認,自嘲一笑說道:“鮮卑人是沒有腦子的,腦袋裡裝的都是乾草。這可不是嘲笑,而是事實。鮮卑比大漢落後太多,這裡面的差距不是忽然冒出一兩個聰明人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