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279章 改變

 遼隊,王弋來得快去得更快,除了留下一道命令外沒有半分停留。 

 “不要留下任何目擊者。” 

 射聲營曲長聽到這個命令後滿臉苦澀,沒有人願意死,但是為了主君的秘密,他們這些人註定活不成。 

 這場悲劇的見證者除了趙雲就只剩下黃承彥,黃承彥能活下來不是因為他的地位和影響力,而是因為他對王弋有用。 

 “跟我說說那些陣法。”馬車上,王弋看向了有些拘謹的黃承彥。 

 黃承彥想了想道:“陣法的種類很多,不過可以總結成兩大類。一類是軍陣,一類是迷陣。軍陣不僅講究兵種配合,還要契合陰陽、五行、八卦……” 

 “算了。”王弋打斷了黃承彥的話問道:“按照那個地方的陣,他能不能將大件物品從外面搬運過去。” 

 “不能。”雖然沒有明說,但黃承彥卻清楚王弋指的是什麼。 

 “那你告訴我火油是哪來的?瞬間引燃房屋,不是一個小數目。” 

 “主公,這些事我也不知道,火油又不歸我管理。” 

 “那誰知道?縣丞嗎?” 

 “這……或許您可以問問浦沅。”黃承彥找了個背鍋的,現在的遼隊上下多多少少都和他有些交情,除了他進不去的那個工坊。 

 “是嘛。”王弋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等了片刻繼續追問:“這就完了?” 

 “什……什麼?” 

 “停車。”王弋止住車架看向了黃承彥:“你就回去吧,不是喜歡修城嗎?好好修,修結實一些。還有,你們弄出來的那些測試最好收斂一些,明白嗎?” 

 “喏。”黃承彥行了一禮,趕緊下了馬車。 

 所謂的測試其實就是幾個老傢伙搞出來的考試,黃承彥幾人在古今學堂實行了能者上弱者下的制度,以成績定師承。 

 考試這種事在大漢早就有,甚至在選拔官員時也會進行一些考試。但古今學堂的考試不同,在那裡一切以成績說了算。 

 這算是幾個老傢伙的試探,古今學堂不僅有世家公子,也有寒門學子和普通的百姓良家子。在這個知識壟斷的年代,像古今學堂這樣可以隨意學習的地方簡直是學子們的聖地。老傢伙們這麼做就是在試探世家的容忍底線,方便再在機會合適的時候推出科舉制度。 

 這看似是在為王弋著想,其實不然。即便穩定如河北,如果貿然推行科舉制,瞬間就會分崩離析。世家是不會允許根本利益被侵犯的,財物什麼的都可以讓,唯獨權力不行。 

 主君需要的是穩定,這種不穩定因素不是不能出現,但絕對不能掌握在別人手中。即便黃承彥等人真的想要幫助王弋,他們的作用也只能是背鍋而不是推動,能夠推動這件事的只有王弋。 

 黃承彥知道王弋距離帝王又近了一步,或許不止一步。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出現一個帝王之姿的人很好,但這麼早出現真的合適嗎? 

 想到這裡黃承彥在心裡對王斌破口大罵。心說想死痛快點跳河不好嗎?非要這樣?害得他還得走回遼隊。 

 黃承彥離開后王弋將呂邪支了出去,放下窗簾後車廂陷入了黑暗。他想給自己留下一點兒私密的空間,將心中的煩悶發洩出來,哪怕是大哭一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