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286章 西南(七)

 這個時代一個勢力的崛起真的很奇妙,幾百人一個契機就可以忽然強盛,佔據大片土地,領導百萬民眾。 

 馬騰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崛起的標誌就是擋住了交州軍入侵武陵的攻勢。 

 很難想象幾百人是如何擋住並擊敗數萬大軍的,可當視線落在交州軍戰鬥的場景時也就瞭然了,想擊敗這麼一支軍隊不要太容易。 

 城池攻防戰永遠是最血腥的,城牆就是最好的防禦依託,歷史上幾百守軍成功防禦數千上萬敵人的案例屢見不鮮。 

 但那些都是大城,只有極少數非常優秀的將領才會憑藉小城以少勝多。除非將領是個棒槌,否則用人命填也能將小城填滿。 

 有趣的一幕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利的局面同時出現在如今龍編城攻守雙方的身上。 

 龍編真的不是一座大城,即便它是交趾郡的治府,是整個交州的政治中心,可它的城牆也只有三人高,厚度不足兩步。 

 士徽在指揮方面也確實是個棒槌,既不懂圍三闕一,也不懂梯次進攻,就那麼下令讓土人的軍隊一窩蜂的衝上去。 

 雙方的指揮官都不高明,士壹除了下令放箭和扔石頭以外也沒什麼好的應對,只能大聲鼓勁鼓舞士氣,許諾下更多的好處。 

 諷刺的來了,兩個同出一族的漢人為了家產在打仗,可雙方口中說出的語言卻沒有一句是官話,甚至連地方漢人的方言都沒有,全都是各族的土話。 

 好在士壹的優勢還算大一些,守軍經歷了袁徽兩個月的訓練,多多少少還有些軍隊的模樣。而且對面說是沒有攻城器械,那就是真沒有。 

 士徽部下進攻唯一的攀爬工具就只有雙手和雙腳,他們只能憑藉著在叢林中生活練就的爬樹本領來登城作戰。 

 而且土人的士氣是一個大問題,由於出自同一個寨子的人大多都是親屬,只要有人死了,周圍的人立刻就會哀聲哭嚎。這種情緒非常容易傳遍全軍,導致全軍的士氣遭受毀滅性打擊。 

 士徽已經組織了數次攻城,往往還沒到城下這些人就已經敗退回來了。 

 士徽又不敢動用漢人軍隊,這些土人的頭人效忠的可不是他,而是他的父親。頭人們願意拼死戰鬥完全是為了給士燮報仇,在這些人心裡士徽還沒有資格領導他們。 

 攻防戰打得非常激烈,一來一回好不熱鬧。可這跟血腥卻一點邊兒都不沾,打了將近一個時辰,雙方總共還沒有陣亡一百人,這是一個多麼仁慈的戰績? 

 最後還是士徽實在看不下去了,下令鳴金收兵擇日再戰,這才讓龍編城下安靜了許多。 

 士徽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陣勢足夠唬人,即便士壹贏得了這場戰鬥,龍編城內的百姓依舊騷動不安。 

 這些生活在蠻荒之中的人更願意遵從叢林法則而不是仁義道德,他們已經預見到了若是龍編失守,他們的結局會是如何悽慘。城中的百姓將全部淪為戰利品,成為地位最為低賤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