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11章 再見袁滂

 嫩芽,小花,青草地; 

 流水,越魚,垂釣翁。 

 越是往南方走王弋就越能感受到春的語言,春天從不會對人訴說什麼,她只會書寫出自己那充滿生機的獨特印記。 

 是的,王弋出了鄴城,而目的地則是陳留。他此行是為了趕赴之前和袁紹的約定,也是時候和袁紹談談了,要不然等袁紹成了皇帝,他真就沒機會了。 

 王弋已經知道曹操對涼州下手了,其實中原的諸侯基本上都知道了,可沒人願意去管。有些人鞭長莫及,有些人事不關己,王弋則是沒那個工夫。 

 他自己家裡的破事兒一大堆,官制還在徐徐推進,現在正為推行兵部做前期鋪墊。更別提那些在家裡嗷嗷叫喚的癮君子了,兒子渾身難受,老子就找王弋求藥。 

 可是王弋有個屁藥啊?張機是傳染病和外科高手,對於那種成癮的東西同樣束手無策。華佗倒是懂,然而王弋一想到華佗就生氣。 

 這老傢伙說是去治療瘟疫,治了一年人沒了,也不知道蜀中到底是什麼情況。讓王弋有些擔心的是,可別再因為他的原因讓華老爺子折在益州。 

 王弋只是純粹擔心華佗,張機的外科能力並不比華佗弱,他的戰地醫院進展的也是有聲有色。華佗的青囊書被世人傳頌卻沒有留下文本真的太遺憾了,王弋不知道自己來的是哪一個狗屁世道,但他不想讓後人抱有這種遺憾。 

 可他擔心也只能白擔心,華夏那麼大,他派人去找也沒個回覆。 

 不過這一路上王弋倒是見到了許多,有衣衫襤褸的百姓,也有辛勤耕種的農夫。 

 說實話,兗州能夠恢復得這麼好是很難得的,袁渙證明了自己出眾的能力。治理去年老天留下來的爛攤子很不容易,而且去年兗州打了那麼久,河道反而不是優先級最高的民生事項,處理各處堆積成山的屍體才是大問題。 

 好在袁渙很給力,他憑藉袁家的影響力籌集到一大筆錢,許諾每處理一具屍體百姓就會得到一些錢財,若是能夠確認屍體的身份錢財加倍。而且他還實行了分批、分片、分村、分縣的處理方式,一層層傳達下去,不可以互相爭搶也不可以置之不理。 

 袁渙還找來了自家族弟袁敏,負責梳理兗州的水道。袁敏是個行動派,他治水相當厲害。 

 勘察了地形之後袁敏決定建造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將陰溝水、鴻溝水等黃河支流的河水匯聚在一起,達到蓄洪的效果。這可不是他隨便定的,水庫的出口有三個,一個和濟水相連,一個和汳水相連,一個和浪湯渠相連。在保證蓄水量的情況下儘量做到不給下游土地灌溉帶來麻煩。